《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

ID:51161905

大小:3.0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19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1页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2页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3页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4页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散文诗两首》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泰戈尔(印度)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的两首散文诗,就是对母爱的深情倾诉。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了解散文诗: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

2、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初读知情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美读悟情☆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美读指导☆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③“我不告诉你,妈妈。”④“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仿写延情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写法探讨:《荷叶·母亲》冰心自主合作学习荷叶母亲冰心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者的主要作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2、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3、体验人间挚爱亲情,感受

4、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读一读,记一记姊妹花瑞梗菡萏斜徘徊荫蔽bìzǐruìgěnghàndànpáihuáiqī奇支朗读课文1、听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重音与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合作探究研读赏析分类一看红莲二看红莲三看红莲四看红莲环境描写红莲情态心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雨肆意地下着,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了些水珠开满、亭亭左右

5、斜奇支被大荷叶覆盖不动摇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受了感动借景抒情荷叶护莲联想母亲呵护子女探究活动语言之美(1)、但故乡的圆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表现“我”对故乡生活的印象深刻,“不但…...,还有……”的递进句式表达作者对故乡莲花的喜爱之情,情感深挚.(2)、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表现出荷叶的伟大,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力量,含着对母爱的深深赞美之情。(3)、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描写凋谢后白莲飘零水上的情形,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是明显的沉浸着作者怜惜情感的,以此作

6、为与红莲的对比,形象之中蕴涵着些许怅惘。(4)、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小小的“修饰花瓣飘零之后的莲蓬,表现出作者的怜惜和伤感情绪,更显出其缺失母爱的无助、孤独;“亭亭”描写看满的红莲,表现它独特的美。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联系生活表达反哺之义俗话说“乌鸦有反哺之

7、义”“羊羔有跪乳之恩”,作为我们,更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在生活中,我们常如文中的红莲一样,时时得到母亲的呵护。请你根据自己生活经历和读过此文之后的感受,表达你对母亲的心声。课文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