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

ID:51183343

大小:42.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_第1页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_第2页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_第3页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写作模板(多题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作者邓智华学籍批次201109学习中心大庆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行政管理一、请结合实例说明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公共政策执行手段分类公共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执行手段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思想诱导手段和经济手段。什么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等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

2、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各种经济手段的功能不同,需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反映全部成本的原理,从影响成本和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以便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当某些情况下不适用市场机制时,就要求有政府干预,结合政府法规共同实现目标。经济手段一般的形式有:收费、补贴、押金—退款制度、市场创建及执行鼓励金等类型。经济手段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应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污染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外部负效应,即某一产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者私人成本的现象。采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事实上

3、是将环境污染这种外部负效应予以成本化。允许污染者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达到环境保护规定的标准,从而节约社会成本。同时也刺激排污企业进行工艺创新与技术开发,降低污染排放。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采用经济手段,比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更加灵活,也更易实施。国外相关实例欧盟国家在处理油漆桶、硫酸瓶、电池等有毒垃圾时,往往采用押金-退款制。即生产商先向管理机构付部分押金;生产商将油漆出售给销售商时,要收取部分押金;等销售商将用过的油漆桶送到回收站时,可以将押金取回;回收站再到管理机构处将押金取回。这一方法可以回收有毒垃圾,减少土地污染。国内相关实例排污收费

4、和排污权交易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手段。为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企业将趋于过少的污染控制。而排污收费和排污许可又要求企业把污染排放控制到规定以内,使企业可以在交排污费和控制污染之间自由选择。在制定排污收费政策方面,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8年公布实施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并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在制定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政策方面,我国在1988年6月,确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等18个城市进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全国地级

5、以上城市普遍实行了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在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排污许可证的买卖,运用经济手段,控制企业排污。二、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是:1、政策敷衍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将政策束之高阁,阳奉阴违,敷衍塞责,从而使政策变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2、政策选择执行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政策

6、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3、政策附加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自行其是,谋取私利,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4、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从而导致政策失真,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5、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从而产生抵制情绪,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6、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

7、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演变成野蛮执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 二、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有漏洞可钻。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策是否合理;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三是政策是否“前后左右”协调一致;四是政策是否多变。2、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8、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这表现在:1)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种种原因,一些政策执行者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