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论文 - 副本.doc

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论文 - 副本.doc

ID:51193289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论文 - 副本.doc_第1页
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论文 - 副本.doc_第2页
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论文 - 副本.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论文 - 副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磨煤机排渣系统改造概述:  北京电力设备厂生产的ZGM系列中速辊式磨煤机棑渣系统配备两个气动闸板阀。正常运行时,排渣门上门开启下门关闭,磨煤机内的渣经由上门进入缓冲渣箱。排渣时,排渣门上门关闭下门开启,缓冲渣箱中的渣经由下门排入排渣箱,排渣箱中的渣由人工清理后运走。  1存在问题:   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缓冲渣箱容积太小,渣排放时,排渣门频繁开启,造成门板磨损且易发生卡塞,无法严密关闭,经常产生严重的漏灰、漏风。排渣时,渣箱中的正压气体携带大量粉尘随同渣排出,磨煤机周围的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人工清运时又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大量粉尘严重损害工作人员的健康。2改造方案:  经过查找相关资料并

2、进行认真的研究论证,决定改为全封闭式中速磨煤机渣排放系统。  2.1系统简介:   本系统需要将磨煤机排渣出口法兰以下部分整体更换,在磨煤机下设计一用一备两台专用排渣阀;在排渣阀下设计一密封盖板,盖板上设计料位安装接口,盖板下平面设计含有专用橡胶密封圈的密封结构;密封盖板下部空间设计专用电动提升及密封压紧机构;地面设计定位机构;排渣箱设计为移动式排渣箱,工作时由定位装置及提升密封装置定位提升压紧;渣由人力推动运输。  主要参数:  渣箱容积:1.0m³  渣有效容量:1250kg   工作温度: 280℃   工作压力:15kPa    2.2主要部件介绍:  本改造的主要部件有专用排渣

3、门2台(每台磨),移动排渣箱2部(每台磨)、顶起密封装置1套(每台磨)。  专用排渣门:该排渣门从结构设计上根本解决了排渣过程中出现的卡塞等问题,门板采用耐磨合金,能有效解决门板受热和煤燃烧引起的门板变形问题,并能达到较高的使用寿命,密封面采用堆焊材料,密封填料采用耐高温专用石墨盘根,能有效解决目前其它各类产品出现的内漏、外漏等各种问题。  移动排渣箱:排渣箱不再是单一的临时储存渣的容器,而是同时具备了储存和转移渣两项功能的容器。每台磨煤机配备2台移动渣箱,在一台排渣箱物料盛满时可立即更换闲置的另外一台排渣箱,然后可从容转移已盛满渣的箱子。排渣箱前轮设计为定向轮,后轮设计为万向轮,渣箱地

4、板距地面高度 150mm ,单人可轻松推动转向,并且经久耐用。移动排渣箱有效容积达到 1.0m³ ,可容渣 1250公斤 左右,盛满渣后总重 1350公斤左右。顶起密封装置:为保证移动排渣箱工作时密封严密可靠,地面上配置辅助的定位装置及密封提升装置。箱体下设一整体钢板,箱体前面及侧面设定位挡板,保证小车准确定位。举升装置为气动提升机构,专为本工程设计,渣箱行程为:70mm,上升及下降都设有行程限位开关,该机构本身具有锁紧结构,可保证小车与密封结合面始终保持可靠的密封压力。  2.3工作流程:  正常排渣流程:一次门常开,二次门常开,渣量落入排渣箱,渣箱渣量满时二次门关闭,渣箱密封行程提起

5、更换备用渣箱,二次门打开在此正常排渣   2.4施工方法:   1. 拆除现用渣室及以下部分;  2.  安装密封定位装置确保密封效果;  3.  将加工好的一次气动插板门焊接至磨煤机排渣口处,在将二次插板门焊接至一次气动插板门下方排渣口处; 4.  将控制柜固定在磨煤机旁;  5.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气管;  6.  由热控配合安装控制柜;7.由电器配合提供控制柜工作电源; 3结论:    本系统工作过程处于整体全程密封状态,形式安全方便,从根本上杜绝了排渣系统的泄漏问题和车间的扬尘问题,实现锅炉系统的安全文明生产。该系统排渣时具有互锁功能,有效的保障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移动排渣

6、箱有效容积大,在渣量多时能大大减少排放次数,从而避免了排渣门因频繁开启易产生的卡塞和磨损产生的漏风漏粉现象,延长了排渣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磨煤机因排渣系统故障而起停的次数,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也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由于排渣箱具有储存和转移渣两项功能,无需二次转运,减轻了清扫人员的工作强度。不用重新做基础,不改变磨煤机基础结构,不用改动厂房内任何设备布置就能实现全部改造工作。能实现所有改造目标而且实施过程简单易行,没有任何风险。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