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诉讼笔录》的圣经原型.pdf

小说《诉讼笔录》的圣经原型.pdf

ID:51211097

大小:170.8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小说《诉讼笔录》的圣经原型.pdf_第1页
小说《诉讼笔录》的圣经原型.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说《诉讼笔录》的圣经原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说《诉讼笔录》的圣经原型蓝朝晖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诉讼笔录》作为勒克莱齐奥创作第一阶段的代表作,与其其他创作时期的作品相比,表现出一种更加鲜明的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乃至拯救的态度,这种态度形成是建立在现代人类由于文明的桎梏而遭到的包括感知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的退化的基础之上的。作者试图借助圣经意象和圣经原型,回到创世纪所描绘的那个文明形成之前人类的生存状态,尤其希望通过主人公亚当的感知化生存的实验,重新启发现代人在文明生活与人性自由之间进行选择。关键词:《诉讼笔录》;圣经原型;伊甸园意象一、《诉讼笔录》与圣经一一批判及拯救而到了小说的高潮部分,当亚当重新从苦行清修的生活作为法国当

2、代著名作家J.M.G勒克莱齐奥的处女作中回到现实世界,我们又发现了亚当的形象又有了很多和代表作,小说《诉讼笔录》自其1963年发表以来一“救世主”的特征。在第P章,当亚当阅读完母亲的信,直被视为法国现代派文学后期的重要作品及新寓言派的他开始变得极有表达的欲望。他的在街头的讲演,多次代表。与其同一创作时期的其他作品相比,这部作品表用到了“我们都是兄弟”“我们大家都一样,兄弟们”[112现出更加大胆的实验性特征:一方面来讲,作者在小说这样的表达,在癫狂中试图让路人认识到文明对他们的中广泛地运用了当时风靡一时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的写戕害。在小说末尾,当亚当的街头演讲宣告失败,当亚作元素一一新小说、

3、超现实主义、荒诞派、象征主义一一当被送往精神病院,当亚当所有的歇斯底里的呐喊化为从写作手法上讲,《诉讼笔录》将这些在当时相互区别报纸上的一块毫不显眼豆腐干文章而淹没于人类的历甚至相互对立的文学流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每种创史,人们似乎又看到亚当化为了一个“殉道者”,为了作元素在作品中发挥其独有的功用,并最终融合。可以自己的信仰而备受折磨。说,《诉讼笔录》的发表之所以能够令当时年仅23岁《诉讼笔录》的这一主旨,让人不可避免的想到了的勒克莱齐奥一夜成名,与其独特的实验性创作手法是西方文化的经典著作一~圣经。作为西方文学源头之一,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作者此时的创作虽然仍植根于西圣经以其“救赎”主

4、旨影响着基督教乃至西方文化的发方主流文明,但此小说主题却强调对于西方文明的批判展。弗莱在《伟大的代码一一圣经与文学》一书中这样和反思。通过主人公在现代文明下追求本真的生活方式理解圣经:“圣经的宗教信仰具有崇高的道德水准,是而最终失败的过程揭露现代西方文明对于人性的压抑。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的,着重强调拯救,无论拯柳鸣九先生在其名为《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极端厌弃》的救的是个人还是社会”[211430毫无疑问,23岁的勒克评论文章中提到:“作者笔下的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莱齐奥将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命名为亚当·波洛(Adam他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异化的全面揭示,表现了他对Polo)是极具象征意味的。

5、在圣经中,“亚当(Adam)”人类工业化文明同时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忧虑⋯⋯他把自是人类始祖的名字,象征着人性中的纯真与原始;而波己的寓意推到了惊世骇俗的极端,也许正是为了向世人洛又是欧洲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洛(MarcoPolo)的姓,敲一次警钟。”[I]284代表着探索与冒险。作者似乎希望通过这个沉醉于“感回到《诉讼笔录》的文本,我们发现年轻的勒克莱知狂喜”中的原始人在城市中的种种历险,借助圣经中齐奥的野心似乎远不止于此一一他不仅想要“向世人敲的各种典型意象,将小说“拯救人类”的主旨隐喻其中。一次警钟”,他还憧憬着拯救他们,通过亚当这种具有从圣经原型的角度研究《诉讼笔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实

6、验性质的感知式的生活拯救已经逐渐陷入麻木和迷茫地理解作者对于人类和文明之间关系的表达,对于理清的人类。小说中亚当数次表现出来的“苦行僧”和“救小说叙事线索和“救赎”主旨有重要意义。世主”的形象印证了一点。在故事开篇,亚当在一个海二、《诉讼笔录》与创世纪边的别墅中,依靠最少量的生活资料独自生活,与世隔作为一个探讨人类原始性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小绝。这种外人看来物质匮乏的生活似乎充满了苦难,但说,《诉讼笔录》倡导一种人性的原始回归。在作者看来,亚当却毫不介意。与之相反,他敏感地感知着这个世界,在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而达到顶峰,且日益向在他进入一种“唯感知为生命的度量单位时”[I]18他甚人

7、类施加压力的背景之下,回归一种孤独但自由的原始至“低声自命为万物之主,,【1]。正是亚当的这些表现让的生活状态或许是解决当今各种社会问题的一种极佳的人不得不开始怀疑他是否是践行某种信仰的“苦行僧”。手段。而这种回归,从作者的角度看就是回到圣经中的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org·47·才创世纪,那个只有亚当夏娃和伊甸园的那个简单的时代。始的,他们无法分辨善恶,即使“当时夫妻二人、赤身因为只有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