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

ID:51215967

大小:585.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1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_第1页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_第2页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_第3页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_第4页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0卷第19期农业工程学报Vo1.30No.191322014年10月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Oct.2014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谢颂华,一,莫明浩2,涂安国2,刘苑秋·、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2.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南昌330029)摘要: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都是坡地径流的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深入了解红壤坡地各层产流特征,利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通过2010-2012年的连续3a观测试验,对覆盖、敷盖和裸露3种处

2、理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总径流量敷盖处理最大,裸露处理次之,覆盖处理最小;覆盖和敷盖处理的地表径流远小于裸露处理,分别为裸露处理的7.9%和9.8%:壤中流量最小的为裸露处理,分别为覆盖处理和敷盖处理的56.4%和35.6%;覆盖和敷盖处理3a的地下径流量占总径流量90%以上,裸露处理占68.4%;在小尺度上,不论是年度还是月份的径流量,3种措施下红壤坡地径流输出主要途径是地下径流,而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则与地面有无覆盖直接相关;采取覆盖和敷盖措施可以使地表产流量减小,增加入渗,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该研究可为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红壤坡地水土资源提供

3、参考。关键词:径流;降雨;土壤;红壤;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9.016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4)一19—0132—07谢颂华,莫明浩,涂安国,等.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9):132—138.XieSonghua,MoMinghao,TuAnguo,eta1.Characteristicsofverticalrunofoutputonred—soilslopeundernaturalrainfallconditi

4、on[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TransactionsoftheCSAE),2014,30(19):132—13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地表产流一直有着大量的研0引言究,近年来对壤中流的产生机制、壤中流溶质迁移、红壤是中国南部的地带性土壤,分布面积广以及壤中流的影响因子等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壤泛,是中国重要的土壤资源。缓坡地(0~15。)中流的存在改变了降雨一径流关系,使得地表侵蚀是红壤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中国红壤总面积状况发生相应变化I

5、6J。国内学者对壤中流的研究多的28%,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农业的生产基地J。在紫色土地~[2-3,8-9],红壤区域的研究很少。对于红由于南方红壤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层薄易被壤区的研究,彭娜等【JUl研究了坡地降雨入渗、产流冲刷、植被破坏或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土壤侵蚀及土壤水分的分布,结果表明农作区的入渗比率(入和土壤肥力衰退等问题非常突出,因此,为更好渗量/降雨量)低于荒草区,降雨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地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就必须摸清红壤坡面的影响受土壤初始含水量和垫面的影响。王峰等⋯对降雨产流规律,进而探求人工调控方式和机制以坡地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进行试验发现油茶林壤减少水土流失。中流产流量大于

6、同层自然恢复区。尹忠东等【1.2J初步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都是坡面径流的探讨了坡地壤中流产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基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流占总径流量的50%以上。总体上,已有关于坡面分层产流的研究多以人工模拟降雨手段为主,自然降雨条件下的研究很少,目前对于自然降雨条件下收稿日期:2014.07—17修订日期:2014.09—25产流输出中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垂向分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266);水利部公益性项目(201401051);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2BBG70083);江西省层输出规律的研究比较缺乏。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水利

7、科技项目(KT20l310、KT201110)自然降雨条件下大型土壤水分渗漏装置(drainage作者简介:谢颂华,男,江西赣县人,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研究方lysimeter),通过连续3a的观测试验,对3种处向为水土保持。南昌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330029。理下红壤坡面径流垂向分层输出特征进行研究,Email.XSHZJL3l11@163.tom※通信作者:刘苑秋,女,江西寻乌县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