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pdf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pdf

ID:51237988

大小:1.88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1页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2页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ollegeManagement院校管理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林剑敏浙江传媒学院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课题“高校图书馆服务’非遗’保护的探索与实践”(编号:ZJ15FY006)的结题成果。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责任和义务献和努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克服服务“非遗”保1.开展非遗保护是新形势赋予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护的局限和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随着政府对非遗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面临前所献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服务和进行非遗保护数据库

2、开发等具未有的发展机遇。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体实践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6年2月,国务院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非遗”保护责任与担当确立了“中国文化遗产日”;随后,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本地区保护条例、法规。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力度不断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素加大,措施保障有力,非遗保护工作正步入全面、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有“文化活化石”之称,被看作是“民族的情感基因”,是一个民族过往与阶段,其重要性及紧迫性日益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3、国务院办公厅今来的沟通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的结晶,在《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用美好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文化。它表达着人们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的情感,承载了人们的愿望与要求,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和精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意见》规定各保护单位在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神食粮。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共同发表的《多元化中责无旁贷,各有重点,图书馆重在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图书馆宣言》更是明确了图书馆服务的使命,

4、其中包括“保护语言和文化产法》第三十五条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业务范围也作出了相应规遗产,支持使用各种有关语言进行表达、创作和传播;支持对口头传统和定。可见,图书馆参与本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是新形势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两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馆与非遗保护有成为其职能拓展的重要内容和全新新课题。着天然的内在关系。高校图书馆作为存储及传播知识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2.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充分体现图书馆的职能机构,必然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当中。1975年,国际图联(IFLA)大会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为四点,其首要职能就是保存人

5、类文化遗产。就其性质和定义而言,近代以来,中一、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责任与担当外学界形成了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图书馆是“社会中文化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中国文化的记忆,更有利于长久的留存和传流体系的一个重要机关”(谢拉);二是认为图书馆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播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研究和管理、保书馆是把客观精神(人类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个人的场所”(卡尔施泰特);护工作涉及范围广泛,需要众多领域协同参与。高校图书馆大多规模大,人三是认为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员多,信息资源丰富,有相对专业的以及先

6、进的管理系统和与时俱进的思传递机制,即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吴慰想理念,实力较强。不但拥有专门的人才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细致和系统慈);等等。的分析,而且具备了比较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的挖掘由图书馆的定义和职能可以看出,人类文明记录的传承、保护始终是及保护经验,对于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资源的整理也具有其他单位所不具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图书馆一直就是保备的优良条件,非遗保护越来越成为当今图书馆的核心工作。存各民族精神文化财富的主要场所。作为人类文明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7、并不是由某个人或者某个单产,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位单独就可以完成的,这项工程需要政府、各级文化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以保护和传承,无疑应属于图书馆职责范围。但由于非遗载体大多口耳相通力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广泛参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传,呈现活态、流变等特性,受当时的观念及技术手段约束,没能用文字及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时记录这种非物质文化,致使很多文化记忆处于遗忘和绝迹的边缘。作为文化遗产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保存和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