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

ID:51247755

大小:282.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1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2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3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上海塑料》2011年第3期(总第155期)·专论与综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王晓慧,张艳梅,于浩强,李良波,孟平蕊(济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萃取、传感器、免疫分析、催化剂和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传感器;免疫分析;催化剂;膜技术中图分类号:TQ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993(2011)03—0001—04Prepa

2、rationandApplicationof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WANGXiao—hui,ZHANGYan-mei,y【,Hao—qiang,LILiang-bo,MENGPing-rui(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UniversityofJinan,Jinan250022,China)Abstract:Inthisreview,theprinciple,preparationofmolecularlyimp

3、rintedpolymerswerebrieflyde—scribed.Mainintroductionswereon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the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insolidphaseextraction,sensors,immunoassays,catalystandmembranetechnique.Keywords:molecularlyimprinted.polymer;solidphaseextractio

4、n;sensor;immunoassay;catalyst;membranetechnique0前言1分子印迹基本原理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试剂主要包括功能单nique,MIT)是2O世纪末出现的一种制备具有选体、模板分子、交联剂、引发剂、溶剂(致孔剂)等。择性和记忆效应的识别材料的技术。1949年,首先,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DickeyI_1首先提出了“分子印迹”这一概念,随后作用,结合形成功能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

5、然1973年Wulff等首先成功合成了对糖类化合物后加入交联剂,在引发剂及溶剂的作用下,将功能有较高选择性的共价型有机分子印迹聚合物,使这单体互相交联起来形成共聚物,从而使功能单体的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其在分子识别领功能基团在空间排列和空间定向上固定下来。然域的应用并没有展开,直到1993年Mosbach等在后通过洗脱作用移除模板分子,这样就在共聚物中《Nature)上发表了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留下一个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完全匹配,并含究报道_3],分子印迹技术才迅速发展,在全世界

6、范有与模板分子专一结合的功能基的三维空穴。这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个空穴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单体的种类是由模板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由于不同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不收稿日期:2011-06—24同的结构和性质,所以一种印迹聚合物只能与一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种新型聚氨酯——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批准号:20874054)分子结合,也就是说印迹聚合物对该分子具有专一作者简介:王晓慧(1986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分子结合作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成及

7、与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重新结合过程,如图1所示[4]。——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上海塑料》2011年第3期(总第155期)jE}形成复合物与交联剂共聚移除模板分子结合模板分子⑦图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成及与模板分子重新结合示意图Fig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generationofmolecularimprintedpolymer印迹分子的识别能力。MatsuiJ等人口采用疏水2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的三嗪莠去津为模板分子,水中悬浮聚合得

8、到了球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imprinted形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他们采用的模板分子难polymer,MIP)的制备及其相关研究有了很大进溶于水,不易受到水相的影响,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展,印迹环境从有机相到水相,从小分子到大分子,印迹效果。从块状到微球,后来又报道了纳米球l_s和纳米2.4表面印迹线]。采用的聚合方法包括本体聚合、沉淀聚合、表面印迹大多数是基于硅胶,主要有沉积法、悬浮聚合、表面印迹等。牺牲骨架法、接枝共聚法、溶胶一凝胶法、固定模板2.1本体聚合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