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探讨.pdf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探讨.pdf

ID:51278485

大小:1.32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2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探讨.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9期(总第138期)江西建材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探讨■胡家文■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安装分公司,重庆市401445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施工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普越容易发生变形。这是因为水泥这个特性,使得使用较多水泥的混凝遍关注,而作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应该对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土更容易出现裂缝,通常来说,使用水泥较多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行充分的了解,在进行具体的工程施工管理时,将相关理论和项目具体收缩性也就越高,反之收缩性越低。状况有机结合,

2、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本文主要(2)和粗骨料相比,细骨料更加具有收缩性,因而会破坏混凝土强从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和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分析与防治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水泥活性过高也会造成混凝土收缩性增大,出现裂缝。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4)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往往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裂缝。1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控制难点分析2.1.2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1.1模板施工(

3、1)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水泥,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1)立模准备。进行立模边线的确定时应该以基顶中心为参照,凝土收缩变形。立模边线的外面是找平层,通过水准仪抄平挂线的方式来进行找平层(2)在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安全规定的条件在,尽量减少水泥使用构建,等到砂浆硬化,再在线路中间的两侧立模。(2)模板安装。模板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温度变化造成的混凝土变形。安装过程中需要将人工辅助与塔式起重机的运转结合起来。依次安装(3)进而就能够避免混凝土变形。外模板与内模板,再选择M16螺栓来连接两层模板,接下来是

4、对拉螺(4)尽量将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这样杆的安装。全都安装好以后需要对各个部分的尺寸进行测量,一旦发能够降低混凝土收缩性。现各个部件都安装合格,则开始进行安全爬梯、安全网的安装,最后开2.2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施工方面的成因及其控制措施展内外作业平台的铺设。2.2.1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施工方面的成因1.2安全爬梯施工(1)如果说预埋管道直径相对较小,房间面积受到一定限制,管道(1)预埋件的设置。为了确保没有支架的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的方向和混凝收缩垂直水平方向不

5、同,那么混凝土出现裂缝几率就会大安全性,在柱子和楼梯转角平台那里,预留Φ100mm孔洞(每层两个,大降低,反之如果预埋管道直径过大,房间面积很大,管道走向和线路呈之字形错开布置),用来安装爬梯过程中需要的穿设固定件。(2)制垂直于混凝土收缩方向,那么混凝土就很容易出现裂缝。作并安装爬梯。依靠混凝土结构,从底部向上进行钢管支架的搭设,通(2)混凝土开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护不当,不合理养护会造过预留孔中穿设的拉杆固定件来确保整个支架的稳定性。成混凝土胶结能力降低,还有可能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蒸发过快,这样就

6、1.3钢筋加工与安装会造成混凝土过早的出现收缩,混凝土强度降低,达不到之前设计的荷(1)钢筋按照不同的钢种、等级、排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载能力,出现开裂情况。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2)要保持钢筋表面清洁、平整,2.2.2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裂缝在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没有任何弯曲情况。(3)选择来固定纵向主筋,并保证连接质量符合施(1)为了避免工程完成后出现混凝土开裂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现场抽取已经连接的成品样本进行测试。(4)焊施:预埋管线直径不应大于板厚

7、的1/3,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接受力钢筋的时候应该选择内力较小,同时错开各个接口。焊接时要确集中处,应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上下部位均加铺间距为200mm保接头长度区段范围里,相同断面中的接头应该不多过受拉区接头的一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半。(5)构建钢筋连接处的混凝土保护层时需要严格遵守设计要求,确(2)混凝土浇筑好之后,待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可以使保其大于20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也应大于等于15mm。用蓄水养护方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两天内,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潮1.4混凝土

8、施工湿环境中;如果说混凝土浇筑面积大,那么还需要借助相关养护剂进行(1)砼配合比以质量比计,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实际施工中用养护。到的材料,砼拌合物在拌制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当的凝结速度和和易性,3结束语制作完毕后,应该具备足够的耐久性、抗冻性等特征,强度也应符合相综上所述,由于社会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关标准。(2)砼运输能力需要与砼的凝结与浇注速度相适应,确保浇管控作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注工作持续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