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

ID:51298614

大小:109.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3-21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塑料给排水管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概论第二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塑料给排水管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塑料给排水管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安阳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市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转方式、调结

2、构的关键环节,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坚持以项目带动、创新引领、环境改善为总抓手,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我市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的规模以上企业219家,较2010年增加了116家,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2.4%。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着力强化冶金建材、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4大主导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巩固提升现有研发平台建设水平和质量,在新兴产业等领域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关键

3、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研发平台数量力争达到3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5%O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省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产业示范园区。每年滚动实施20个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年产值超10—20亿元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2—3家和一批新兴产业成长型企业。创新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准入与竞争机制、财税激励和投融资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4、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撑带动作用显著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级规模,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河南省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从全球来看,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不断拓展,技术突破和业态创新将逐步融合产业边界,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将加速重构,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突出,服务业甚至研发活动都将呈现深入的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特征。从中国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处于全球分工格局低端等问题,未来有望从全

5、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定位、方向和政策都将面临重大的变化。2、《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3个十年的努力,力图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产组织、加快信息化融合、扩大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为此,确定了在2025年前,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和高端装备创新5项工程,开展质量提升和服务型制造两项专项行动,并制订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和信息、新材

6、料、医药工业3个产业的发展规划。四、报告研究范围该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未来中国制

7、造业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建立。英国官方智囊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乔纳森•博特斯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部门尤其是东部地区在沿产业链条上移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长期在研发、教育等领域维持了高额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