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

ID:51325180

大小:541.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21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_第1页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_第2页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_第3页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_第4页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组化指标意义及分子分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意义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乳腺二科白海亚肿瘤标志物定义:指肿瘤组织或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反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关基因或癌基因活化程度可在肿瘤病人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包括:激素、受体、酶和同工酶、癌基因及其产物,单克隆抗体等。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为糖蛋白,生物特性不稳定,受热易破坏只能与雌二醇及结构相似的物质结合受体饱和达到容量限度后,结合与离解呈动态平衡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体内发挥各种激素效应染色结果ER阳性的细胞的核与胞浆中均可见深的棕黑色颗粒判断标准:(-)

2、:阳性细胞数<10%(+):癌细胞内颗粒呈淡黄色,阳性细胞数占10%~25%(++):棕色颗粒较深,阳性的细胞数占25%~50%(+++):棕色颗粒量多,深棕色,阳性的细胞数>50%性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rosgesteronereceptor,PR)PR是E2和ER结合诱导的产物,其合成必须有雌激素作为启动,缺乏ER时很少能合成PR,PR的出现显示ER功能机制的完整性,大多数乳腺癌呈激素依赖性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

3、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基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因族,在特定情况下,可使其激活或失活,从而导致细胞癌变。C-erBb-2基因又称neu或HER2定位于17q21,编码分子质量为185kDa(P185)的跨膜蛋白,具有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具有高度同源性,故它又称人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意义: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的调节。正常情况下处于非激活状态,当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作用而激活时,具有肿瘤转化活性,通过基因扩增和蛋白过度表达在细胞信号传递系

4、统中起桥梁作用,刺激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P53抑癌基因有两种类型: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能诱导细胞凋亡和促进DNA修复,但其半衰期短,含量低,用免疫组化方法难以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因构象改变,半衰期长,故临床测定主要是突变型的P53蛋白。突变型P53基因失去了对细胞的监视功能,不能引起细胞增殖的停滞和凋亡,使细胞带着受损和错配的DNA进入S期,结果细胞因遗传不稳定而发生突变和染色体畸形变,最后发生癌变。意义乳腺癌P53基因的突变率

5、约为14%~40%P53基因突变或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化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Ki-67表达增加、晚期、转移扩散、ER、PR含量低有关P53阳性病例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期较短P53基因与淋巴结关系不大,但淋巴结阳性同时P53阳性者预后较差nm23基因由Steeg等在1988年应用消减技术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长臂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胞膜上有少量表达;其基因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参与多种生物学活动,在细胞信号传递、细胞分化、维持细胞的正常骨架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意义Nm23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相关性淋巴结无转移

6、者nm23呈高表达,反之呈低表达Ki67抗原是与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分布于核内,其功能被认为与染色质相连及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密切相关,与其他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不同的是它不表达于DNA修复状态的细胞。Ki67在G1后期开始出现,S、G2期升高,M期达高峰,其后迅速降解,在G0期无表达,半衰期为1小时或更短。意义乳腺癌中Ki67抗原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而Ki67抗原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直接关系国内外罕见报道。Ki67抗原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密切相关的,Ki67抗原是与增殖细胞相关的

7、核抗原,故Ki67抗原表达水平高者易出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Ki67蛋白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细胞活性,与恶性肿瘤的发展、转移和预后高度相关E-cadherin属于钙粘蛋白家族中典型的钙粘蛋白亚族的一员。分布在所有上皮组织中,是建立与保持上皮细胞极性和细胞-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关键分子。E-cadherin是一分子量约120kD的跨膜糖蛋白,分为细胞外区、跨膜区、胞浆区。意义E-cadherin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一定的关系。乳腺癌起源于乳腺的导管和小叶上皮细胞,E-cadherin在小叶癌和导管癌中表达是不同的,大多数导管癌表达E-cadheri

8、n阳性,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