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

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

ID:5134143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_第1页
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_第2页
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_第3页
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结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0例,采用针灸治疗配合悬吊牵引的方式进行处理;对照组"0例,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9%(89人),有效率为94.5%(104人);对照组治愈率为60.9%(67人),有效率为82.7%(91人)。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2、比性。1.2诊断标准本资料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纳入标准:既符合中医腰腿疼痛、痹证、痿证,又符合西医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病例均有CT扫描确诊定位。排除标准:脊髓肿瘤、腰椎髓核脱入椎管内、腰椎滑脱、腰椎结核、梨状肌综合征及孕妇。2治疗方法2.1治疗组2.1.1针灸治疗:⑴取穴:命门、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足三里、阳陵泉、绝骨、昆仑、丘墟及腰臀和下肢阿是穴。(2)针灸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选取30号2寸毫针,进针1-1.5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

3、手法,留针30min,其间将药用艾条点燃,于命门、腰阳关、肾俞穴用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以患者产生舒适温热感为佳。2.1.2悬吊牵引:患者用腰带紧紧捆扎于腰部,相当于脊柱胸腰段处,为减轻腰带的直接压迫可在腰带内垫上软垫。然后,患者经踏板攀上牵引架(体育用单杠),撤除踏板,使全身垂直悬吊起来,先作静止垂立位悬吊约2〜3分钟,使其适应,随后即作两腿前后摆动,增加其牵引力。每次悬吊40分钟,中间休息仁2分钟,连续3・4次,视患者体力而定。患者上下单杠均需有人协助,以免突然坠落受伤。22对照组单纯用针灸治疗,取穴、针法、灸法及疗

4、程同观察组O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4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其间嘱患者在家静养,勿从事体力劳动,最好卧床休息。2个疗程结束后,嘱患者3天内勿抬举重物,不能久坐,如弯腰取物,采用屈髓屈膝下蹲方式,3天后复查患者情况,统计疗效。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疼痛症状消失,病变部位活动正常,直腿抬高70度以上,恢复原工作;好转:病变部位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治愈率二治愈患者数/患者总数x100%;有效率=(治愈患者数+好转患者数)/患者总数x100%o3.2治疗效

5、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o治疗组治愈率为80.9%,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治愈率为60.9%,有效率为82.7%o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5讨论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纳属于“腰腿痛”、“腰痛”、“痹证”、“痿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

6、=

7、府。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柱的生理、病理与肾有着必然的联系。《素问•骨空论》督脉“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灵枢•经脉篇》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太阳膀胱经“挟

8、脊抵腰中,入循普,络肾,属膀胱”㈣。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位在肾,足少阴。肾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病机为肾虚精亏,足少阴肾经、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加上风寒湿邪外袭、劳损、跌扑闪挫则为发病的诱因。为此,笔者用温补肾阳,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治则。针灸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将针灸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用足少阴肾经、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进行针灸,温补肾阳、温通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而达到治疗目的。针灸对本病在消炎止痛方面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于病变部位解剖结构、位置的病理性失常则少有恢复和

9、纠正的作用。悬吊牵引在这方面则可以弥补。它利用自身的重力牵引,其牵引力相当于全身重量的三分之二。它能松解腰部痉挛的肌肉;减少椎间压力,使椎间隙增宽,产生负压吸引,有利于突出髓核的回纳,解除神经根机械压迫或刺激;使椎间孔变大,有利水肿的神经根充分制动、休息,促使肿胀的吸收;纠正腰椎小关节错位,促进小关节炎症的吸收;再在牵引中,下肢前后摆动,根据力学原理更加大其牵引引力,其后纵韧带所受的张力更大,可起到挤压髓核回复的作用。综上所述,针灸配合悬吊牵引加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消炎止痛、活血化瘀、改善代谢、舒筋利节、松解粘连、纠正小

10、关节紊乱、解除局部组织痉挛等作用,这就是所谓“松则通,通则顺,顺则生化于自然”。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且本疗法比较简单这实用,无副作用,患者易掌握,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