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

ID:51388133

大小:100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3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_第1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_第2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_第3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_第4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及处理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心律失常,老年人多见。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房颤伴长RR间期等。一般患者可无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造成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加重以及晕厥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不仅要考虑心律失常本身,还要综合其基础疾病及纠正诱发因素等临床症候。通过控制心律失常达到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症状、拯救生命的日的。对危及患考生命的心律失常需紧急处理,对非危及生命危害

2、较小的心律失常要谨慎处理,以防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加重心律失常的危害。1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1.1窦性心动过缓凡由于窦房结内发出激动过于缓慢,以致心率较正常为低,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通常在45〜59bpm之间,低于40bpm者其为少见。一般认为此时心脏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尾部。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夜间睡眠时。无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通常无需治疗。如因心率过慢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应用阿托品、麻黄碱、多巴胺等药物,但不宜长期使用,故应考虑起搏器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如颅内疾患、严

3、重缺氧、甲状腺动能减退,服用胺碘酮、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病。患者,男性,20岁。平素喜运动,体检时记录到此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1.2窦性停搏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I上,是指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暂时停止活动。窦性停搏见于迷走神经突然受到反射性刺激时,如按压颈动脉窦或眼球,刺激肠道、咽部、气管插管等。也可见于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过量或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血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停搏时间过久,而异位节律点又不发生激动,则可产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需要急救。B患

4、者,女性,73岁,因头晕行远程心电监测记录到本图。图AB中P-QRS-T波群依次出现为窦性心搏,P-R间期0.16s,图中在第2-3、3-4、4-5、5-6个心搏及图中第2-3、4-5、6-7个心搏间可见长间歇,内无P-QRS-T波群,长短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为窦性停搏。平均心率32-34bpmo1.3逸搏及逸搏心律当窦房结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发岀激动或产生激动过缓,以及窦性激动传导发生障碍时,有下级起搏点产生新的激动,暂时控制整个心脏或一部分心脏的活动,称之为逸搏。逸搏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么一,表明心脏具有产生激动的

5、后备能力。有吋为了避免心室停搏过久,房室交界区便发出一系列的激动,不得不永久的代替窦房结的功能,成为基本节律点,形成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另外当窦房结与房室交界区同时受到抑制,不能发出激动或发出的激动被阻不能下传至心室时,则心室内节律点可被迫发岀1〜2次或一系列激动,为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临床上以房室交界性逸搏最为多见,室性逸搏次之,房性逸搏较少见。逸搏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不需处理,主要是积极寻找和处理造成逸搏的病因。患者,男性,58岁,因心悸行远程心电监测记录到本图。第5-19个P-QRS-T波群为窦性心搏,P-R间期

6、0.14s,QRS波群时限为0.08s,心率78bpmo第1-4个QRS-T波群前无波,呈室上性,为交接区性逸搏心律,心率50bpnio1.4窦房传导阻滞发生于窦房结与心房交界区的传导障碍称为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延长至整个心动周期,窦性激动均落入病理性延长的相对不应期内,出现窦房结传导时间延长。窦房交界区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同时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者,产生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绝对不应期突然延长,产生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绝对不应期延长占据整个心动周期者,产生三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常见于迷

7、走神经亢进或颈动脉窦过敏者,持续性窦房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急性心肌極死、高血压病、心肌炎以及药物中毒等。患考,男性,42岁,因心悸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切换的II、VI导联动态心电图,连续描记。图示第1〜4个心搏P波顺序出现,形态相同,P-R间期固定0.18s,其后有下传的QRS-T波群,形态时限正常,为窦性心律。P-P间期逐渐缩短,克至P波脱漏出现长P-P间期,P波脱漏前的P-P间期最短,含有脱漏P波的长P-P间期V2倍脱漏前,窦房传导呈的文氏型阻滞特点,为二度I

8、型窦房传导阻滞。此后有数组上述窦房传导呈文氏型阻滞的P-P间期“渐短突长”的现象。1.5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区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所引起的房室传导延缓或阻断称为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脏传导阻滞屮,房室传导阻滯最为常见。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单纯的相对不应期延长或绝对不应期延长,也可以两者同时延长。房室传导阻滞常是双向性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