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

ID:51425736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4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_第1页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_第2页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_第3页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_第4页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揭开雷电之谜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揭开雷电之谜》教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所在的沪教版第8册第3单元,是以“边读边想,对课题、课文等内容提问,培养探究学习能力”而编写的。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的是科学家的小故事。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电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能理解“揭开、勇士”等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并学习围绕课文内容提问的基本方法。3.、根据

2、文中的描述,能介绍富兰克林制作风筝的过程及其原理。4、能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说话的方法品读富兰克林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围绕课文内容提问的基本方法,尝试自主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品读富兰克林的精神。四、学情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字词的能力,一般的字词可放手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学,学生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通过查字典、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结合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不同的理解方法,让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学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容易混淆的字词。如“系”、“倒”和“兴”的两种读音;主要点播学生理解

3、关键词语:如“摄取”、“勇士”等。2、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复述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课后“说写双通道”,让学生介绍富兰克林制作的风筝及简单的原理。这个练习让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将故事中的情节转化为说明性的文字,促使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练习时还要进行简单的原理说明,这加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更显出趣味性。3、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课题提问学习的方法,因此“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是这个单元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虽然这一训练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已经有过,但许多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因此在这个单元中,还应加强训练。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找关键的字、词、句、标点,提出

4、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更应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本课中着重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提问题,边读边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思想1、本课是沪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要求:边读边想,对课题、课文等内容提问,培养探究学习能力。2、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

5、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课正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二期课改,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3、学习富兰克林的探究精神。本课中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之所以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正是由于他敢于挑战,勇于探究,才有了这伟大的发现,感受富兰克林这种探究学习的精神,使学生们感受这种精神带来的乐趣,把这种精神运到自己的学习中。六、教学策略1、从多读入手,让学生养成边读边问的习惯。董遇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领会课文的意思,我采取了齐读、自读、同桌互读、默读、小组读、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第1小节,通过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罗列

6、自己觉得读懂这一小节的障碍点,后面的学习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2、让学生们合作学习,互相提问。整体感知文章时,小组交流质疑。学习第3、4节,解决“怎样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这些疑问时,通过再针对关键句质疑问难,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释疑。3、对于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第2小节,解决“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时,采用通过理解关键词,然后理解句子的方法来解疑。比如:人们,一直,显示神威,亲自做实验。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媒体播放:雷电)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景象?(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电大作……)2、为什么下雨时会有雷

7、电现象?今天,让我们随着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一起来——(媒体出示课题:揭开雷电之谜)齐读课题。(二)初步释疑,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并思考,对文中不理解的问题做好标记。2、小组交流:预设问题并释疑:雷电之谜是什么?板书:放电现象富兰克林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板书:大胆提出怎样揭开雷电之谜?板书:风筝实验结果怎样?轰动世界3、结合板书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再读课文,深入解疑。1、在预习和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第1小节(媒体出示)同桌之间读课文并质疑:预设问题:“摄取”和“勇士”的意思是什么?(媒体出示):人们之所以称富兰克林是勇士,那时因为()。

8、2、学习第2小节(媒体出示)(1)默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