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教学引入案例反思)1.doc

锐角和钝角(教学引入案例反思)1.doc

ID:51434107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4

锐角和钝角(教学引入案例反思)1.doc_第1页
锐角和钝角(教学引入案例反思)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锐角和钝角(教学引入案例反思)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锐角和钝角》教学引入案例反思龚三校张培军新教师诊断课期间,听了一节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课。实录师出示课件情境图,问:小朋友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你最喜欢玩什么?生1:我喜欢玩滑滑梯。生2:我喜欢坐过山车。生3:我喜欢玩跷跷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气氛热烈。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大屏幕,哪些地方有角?生1:滑滑梯上有角。生2:过山车轨道上有角。……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多。师让许多举手的学生回答。师:三角板上有几个角?生:上有三个角。师:哪三个角?生拿三角板指。至此,教师方引入教学课题。困惑教师整节课显得很忙,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学生其实并没有掌握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并

2、没有达到,重、难点没有被有效突破,这是笔者听课时的一个整体印象。课后与老师交流时,上课老师说:通过活动、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能认识、比较、区分三种角,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及反思能力。今天上课,感觉很忙乱。现象在《锐角与钝角》一课上,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出示课件后提问:小朋友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你最喜欢玩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课堂看似很活跃。反思本案例中情境引入图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设计得有问题,教师的提问开放过度,少了数学味,这样的提问,有效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考、探索的心理状态。作为青年教师,应对这种“低效提问”现象进

3、行分析,探寻课堂提问的对策,增强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2.3.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