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

ID:51441613

大小:2.53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4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_第1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_第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_第3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_第4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四)中图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综合检测(四)(时间:40分钟 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右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C.公路运输量大D.公路运输价格低解析:选B。山区的地势起伏较大,建造交通线的难度和造价较高,修建公路难度相对较小。2.(高考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2、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选A。题目涉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故A选项正确。北坡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寒潮影响较大,故B选项错误;该地区种植春小麦,积雪厚不利于牲畜越冬,故C选项错误;阴坡采光条件差,故D选项错误。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北极地区出现了气候变暖的北极放大效应。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3、速度的两倍,但夏季升温幅度小于冬季。海冰的减少催生了北极地区的航运业,北极航道能缩短中国同欧洲、北美洲间的海上航程。气象工作者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北极地区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大于10℃时作为春季的开始,海冰开始融化。下图是北极地区2002-2011年不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3~5题。3.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1月C.2月D.3月4.北极地区夏季的升温幅度小于冬季的原因可能是(  )A.夏季海冰融化释放的热量多B.冬季

4、海水结冰吸收的热量多C.夏季海水升温慢,是“冷源”D.冬季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5.与传统航线相比,船舶在北极航线航行过程中(  )A.航行速度较快B.航行速度稳定C.航行方向多变D.单位距离能耗低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春季(4-6月)海冰才开始融化,因此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冬季末,即3月份,故选D。第4题,夏季,海冰融化是吸热过程,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水结冰是放热过程,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排除A、B;“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北极海域不结冰水域广,则夏季海洋升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冷源”,不利于近海面

5、大气升温,冬季海洋降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热源”,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C正确;反射强会使冬季冰面温度更低,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则D错误。第5题,北极航线附近多冰山、浮冰,为避开冰山、浮冰,船舶需保持较低的航行速度,且航行方向要不断变化,故选C。答案:3.D 4.C 5.C我国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地面和低空都会出现降温,而且冷空气越强,降温幅度越大;冷空气越厚,降温层次越高。下图为我国最大降温高度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6.寒潮给我国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下列不属于寒潮衍生的次生灾害是(  )A.暴雨      

6、 B.冰冻C.沙尘暴D.雪灾7.寒潮也会给我国生产、生活带来有利影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减少病虫害,利于作物生长B.利于风力发电,提高发电效率C.带来降水,缓解农业旱情D.利于北方海域海轮航行,节省能源解析:第6题,寒潮能够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冰冻等天气,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第7题,寒潮带来的大风会影响海轮航行,有利有弊。答案:6.A 7.D(2020·萍乡质检)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8~9题。8.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有(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

7、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9.C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B.人类不合理灌溉C.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D.夏季风强劲解析:第8题,A、B两地耕地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蒸发旺盛,加上灌溉措施不当,导致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①对;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板结,②错;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缺少淋盐过程,③对;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盐碱化比重应较小,④错。第9题

8、,C位于地势低平的沿海,盐碱地所占比重大是沿海海水浸渍。答案:8.D 9.A(2020·北京海淀区一模)2017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10~11题。10.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有(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