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ID:51480387

大小:17.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2.明确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书写工整。3.积累两首古诗,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2.朗读体会: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回顾拓展:你还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

2、,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并和同学交流。二、词句段运用(一)第1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1)同桌之间交流体会。(2)师生一同明确:①动作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爱之深切,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怀。②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③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袁明将军深深地被战士们的情义所感动,现在他不是以一个首长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请孩子们吃菜。2.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择一种情境,照样子写一写。(1)学生独立动笔写一写。(2)同桌之间交流

3、分享成果。(3)教师指名分享答案。期待落空:他的头慢慢地低垂下来,往日里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来,仿佛星光被乌云遮掩,没了光彩。周遭的气息也仿佛舒缓下来,一切成了慢镜头。刚才心里的期待成了伤人最深的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像坐过山车一样,高高的扬起然后急速下落,最终归于让人无奈的平静。嘴角慢慢牵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颇有些让人心碎的味道。久别重逢:周围的时间仿佛停止了,微风吹着脸颊,心里激动极了,脑子里马上回忆出与老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进而我们相视一笑。(二)第2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两个句子)学生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1)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句子,读准

4、确、通顺。(2)同桌之间互相体会句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指名学生分享成果。明确:①连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都颤抖了,说明这场手术难度大,令人紧张。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②与以往乐观开朗的“我”相比,现在“我”的表现显得很焦躁、郁郁寡欢。说明这件事比以往要不顺心。(4)师点拨:句子中人物与平时有不同的表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特点。2.请同学们仿照例句说一说。①同桌之间互相举例。②教师指名回答。例:他一向说话做事大大咧咧,这次居然温柔地安慰起同桌来。三、书写提示1.(课件出示刘湛秋的《帆》)自由读刘湛秋的散文诗——《帆》,力求

5、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思考: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3.师生一起明确:(1)标题和作者的位置要写在醒目的位置。(2)段落要分明。(3)标点符号不顶格书写。4.学生动动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5.抽一两名优秀学生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欣赏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一)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1.谈话导入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这其中的优秀代表。(板书课题,简介作者)2.感悟诗意,朗读体会(1)划分节奏读古诗。读准确、通顺,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6.“凉州

6、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名。7.请写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3.品读古诗(1)学习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①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试读,评议。②读完第一句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学习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①理解“仞”“一片”的意思,思考:这一句诗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②诗人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万仞高山的衬托下,用“座”显得单薄;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用“片”更显得单薄和孤单。)(3)学习第三、四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①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7、。②征人有怨吗?怨什么?(因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而怨)③为什么又何须怨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们保家为国的心声,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二)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释题导入(板书课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诗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谊故事等。)2.读通读顺,整体感知(1)自由诵读古诗。读准确、通顺。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2)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3)师生明确诗句的意思。3.感悟诗境,品读古诗(1)学习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