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

ID:51495939

大小:1.9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25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_第1页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_第2页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_第3页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_第4页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秦岭金矿田Q240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2期地质力学学报V0】.22No.22016年6月JOURNALOFGEOMECHANICSJun.2016文章编号:1006-6616(2016)02-0232·13小秦岭金矿田Q24o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韩舫,白和,王和平,文月贵,张欢欢,韩鑫(1.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陕西临潼710611;2.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摘要:对小秦岭金矿田Q24O号矿脉进行构造与矿化蚀变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脉体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改造。构造带早期以左行脆韧性剪切变形为主,发育北西走向石英脉。其构造线理倾伏向南西,石英脉中矿化特征以黄铁矿为主,呈条带

2、状分布;而后期右行脆韧性剪切变形则形成北东东走向的黄铁矿石英脉。对3个矿体平面上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矿体被多期构造一热液活动叠加,主成矿构造应该与北东走向的左行剪切变形相关。并在后期遭受了右行走滑变形改造,以北东东走向的缓倾结构面为容矿空间。结合应力环境和控矿规律以及矿体侧伏特征。依据构造蚀变特征,认为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均有似等距规律。据此,在Q240矿脉深部圈定出3处成矿靶区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控脉(矿)断裂构造;Q24o矿脉;深部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5l文献标识码:A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矿集区和主要产金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潜力巨大,主要矿床多集中于大月坪一金罗斑复背斜轴部

3、附近,总体呈东西向分布。区内有近东西、北东、北西、近南北等不同方向组的控脉(矿)构造,其中东西向的矿脉规模大,北东向、南北向次之,北西向矿脉较少。金矿体一般赋存于断裂构造带内的含金石英脉中,局部在脉旁侧构造带内构成贫矿,矿体严格受控脉构造带控制⋯。金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体产于继承性韧性脆性断裂阶段的强烈蚀变的碎裂带内,因此,构造与金矿的关系最密切_2]。本文针对北东向Q24O号矿脉构造的特殊性进行解析。并对构造带、含金石英脉和金矿体的赋存特征及其控矿构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成矿机理。在仔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小秦岭金矿控矿模式,在其深部进行找矿预测收稿日期:2015.12.3

4、0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项目“陕西小秦岭金矿田深部及外围金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12120114014101)作者简介:韩舫(197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及成矿预测工作。E-mail:1178053826@qq.corn234地质力学学报1.2矿田控脉构造带展布特征小秦岭金矿田除主要受秦岭纬向复杂构造带控制外,还受太行山新华夏系、祁吕一贺兰山字型前弧东翼东延部分的叠加干扰,使矿田内有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北东东向等几组不同走向的构造形迹出现,有褶皱,也有韧性、韧.脆性和脆性断裂构造带,以近东西向为骨干_3]。这些褶皱和韧性、韧.脆性

5、及脆性断裂构造带大多成群、成带出现,具有各自大致平行、等距分布的特点。矿田呈近东西向展布,自东向西矿脉的分布规律是:文峪以东太华复背斜由2个次级背斜中间夹1个向斜组成,含金石英脉多沿背斜、向斜轴密集分布。褶皱轴为控矿主要因素,区内北、中、南3个近东西向矿带均沿其分布。太峪一文峪间仅有1个背斜构造,即大月坪一老鸦岔背斜,含金石英脉分布的密集地段在桐峪大西岔一善车峪鳖盖沟背斜轴部及其两侧,该区已探明的金矿床有Q8、Q12、Q161等。太峪~西潼峪为背斜向西倾伏端,矿脉大多数赋存在由层间滑动所形成的构造破碎带中,含金石英脉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各有特点,该区已探明的金矿床有Q5O5、Q4O1等

6、。褶皱是影响矿脉空间展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控制着小秦岭金矿带的分布。含金石英脉多沿太华复背斜或其次级褶皱轴成群成带分布,远离背斜轴部的翼部地带石英脉的分布稀而散_4]。本区含金石英脉或破碎蚀变岩带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近东西走向组含金石英脉产出条数最多,断裂构造最发育,含金石英脉矿化类型较佳,探明矿床数量最多,获得金储量最多;北东走向组也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如Q5O5、Q4Ol、Q3Ol、Q12、Q161、Q185、Q24O。北东走向组构造走向在30。—50。之间,分为向北西缓倾斜的Q5O5、Q4Ol,向南东陡倾斜的Q12、Q161、Q185。北东走向组构造的含矿性较好,均已构成中型金

7、矿床。Q24O、Q3Ol位于两者中间,并分段向北西或南东陡倾,构造形态特殊,同构造带不同段出现反倾,应力环境或处于转化部位。2Q24O号矿脉地质特征Q240含金构造带位于太峪成矿密集区,出露地层为太华群洞沟组上段.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二者的过渡类型和磁铁石英岩,矿区分布有花岗伟晶岩脉及辉绿岩脉,区内构造较发育,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近南北向最弱(见图2)。2.1含脉构造带特征Q24o号含脉(金)构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