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1506659

大小:380.5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957-2013 亳菊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57—2013亳菊栽培技术规程Rulesfortheproductiontechnologyof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Boju’cv.nov.2013-09-28发布2013-10-2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957—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亳州市芍花

2、堂药业有限公司、亳州市谯城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玲、李卫文、李明辉、廖华俊、江芹、宁志怨、冯永军、杨守文、潘子梅、强玉芳、李辉。IDB34/T1957—2013亳菊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亳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Boju’)人工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亳菊人工栽培生产的全过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亳菊全国四大药菊品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以亳州为主产区的安徽地道药材。分为亳菊花、亳胎菊两个加工品种。亳菊花为开放时的头状花序,药用;亳胎菊为尚未开放时的花蕾,茶用。3.2摘心打顶摘去菊花主、侧枝顶芽或顶梢。4产地环境种植基地生态环

4、境良好,附近没有化工厂或其他有污染物排放的工厂,远离主要公路50m以上,空气符合空气质量GB3095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GB5084标准;土壤符合土壤质量GB15618二级标准。大田种植应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1DB34/T1957—20135栽培技术5.1亳菊品种主要性状多年生草本,高70cm~90cm。茎直立,多分枝,被白色绒毛。叶淡绿色,卵状三角形,叶羽状裂,叶缘具钝锯齿,长4.0cm~5.5cm,宽3.5cm~5.2cm,叶两面均被白色绒毛,背面较密。头状花序着生枝上部,疏散排列成伞房状。花序直径3cm~

5、5cm。总苞3层~4层。舌状花白色或微黄色,8层~12层,蓬松,每花序有舌状花148朵~286朵,管状花4朵~50朵,黄色,不露花心。花基部有膜质鳞片。头状花序疏松。香气淡雅,味甘微苦。5.2育苗5.2.1育苗地选择选择地势较平坦,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深翻,整平,做畦。畦宽100cm~120cm、高15cm~20cm,沟宽30cm。5.2.2母株选择与处理选择健壮、无病虫、具有亳菊典型性状的单株留作母株,埋土越冬,供早春繁殖。5.2.3繁殖方法分为扦插和分株两种方法,以扦插为宜。5.2.3.1扦插早春扦插,定植前10d~15d停止

6、扦插。根据需要进行2~3次扦插。选用健壮、无病虫枝条,剪成有3片~5片叶节,长10cm左右的小段。插条入土端用100ppm浓度的ABT生根水浸泡10min;扦插行距10cm~15cm、株距6cm~7cm插于畦上,压实浇水。保持畦土湿润,注意病虫害防治与除草松土,15d左右生根,植株健壮、无病虫,根系发达,苗高10cm~15cm的菊苗可用于直接定植或作为繁殖材料。5.2.3.2分株传统繁殖方法。母株根蘖苗直接定植。5.3种植技术5.3.1整地2春季整地,每667m施2000kg~2500kg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深翻25cm左右,精细平整作畦

7、,畦高20cm~25cm,畦宽70cm~80cm,沟宽30cm。5.3.2密度按行距40cm~50cm,株距40cm~50cm,双行种植,每穴1~2株。5.3.3定植定植最佳时间是4月中下旬,不宜过迟。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移栽时需浇透定根水。5.4田间管理2DB34/T1957—20135.4.1摘心打顶共2次~3次,第一次在定植后20d~25d,当植株长到20cm高时在离地15cm左右摘心;第二次约6月中旬,枝条保留10cm~15cm打顶;第三次只是在后期长势过旺时才需要。摘心打顶必须在7月底前完成,每次摘心打顶均需选择晴天进行,摘下的顶

8、芽全部带出菊花地销毁。5.4.2中耕除草缓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全年3~5次,第一、二次锄草宜浅不宜深,以后各次宜深不宜浅。后期除草时要培土壅根,保护根系防倒伏。菊花封行后停止中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