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pdf

现代通信原理.pdf

ID:51507120

大小:2.37 MB

页数:147页

时间:2020-03-26

现代通信原理.pdf_第1页
现代通信原理.pdf_第2页
现代通信原理.pdf_第3页
现代通信原理.pdf_第4页
现代通信原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通信原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通信发展简史主要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教材考核§1.1通信系统的组成一.现代通信*克服距离障碍,迅速、准确传递信息*信息化社会*电话普及率:台/100人90年代:发达国家50台/百人中国1台/百人2003年7月:我国37.7台/百人二.通信系统模型1.一般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传发送端噪输信声设道源备)接收端信宿接收设备信源:发出信息的源泉信宿:消息的接收者信息速率自信息量I(a)=log[1/p(a)],单位为比特;一个二进制码元包含的信息量为1比特。i2i设一个英文打字机总共能产生32种离散符号,则需要5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设此打字机每秒能

2、产生10个符号,那么作一个离散信源来说,它产生的二进制信息速率为50比特/秒。发送设备:匹配信源与传输媒介,调制信道:信号传输媒介噪声源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解调2.模拟通信系统信源调制器(传发送端噪输信声设道源备)接收端信宿解调器基带信号(调制信号):没有经过调制的原始信号基带传输:基带信号直接通过有线传输调制解调3.数字通信系统信源信道信源调制编码编码信源编码噪信道声信道编码源信源解码信源信道信宿解调信道解码解码解码4.数字通信系统的优越性(1)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多次再生*自动检错、纠错(2)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3)便于加密(4)数字通信设

3、备易于大规模集成§1.2通信系统的分类一.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二.按调制方式分类(1)基带传输--直接传输基带信号(2)调制传输--将信号变换后传输①将消息变换为便于传送的形式②可实现频分复用③可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调制时消息携带在正弦波或脉冲序列的参量上,这些正弦波或脉冲序列就称为载波;调制就是基带信号控制载波的某些参数按照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如:某已调信号s(t)=Acos(ωt+θ)根据载波的不同:常规双边带调幅AM幅度调制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单边带调幅SSB模拟调制残留边带调幅VSB频率调制FM连续波相位调制P

4、M调制幅度键控ASK数字调制频率键控FSK相位键控PSK,DPSK,QPSK等脉幅调制PAM模拟调制脉宽调制PDM脉冲脉位调制PPM调制脉码调制PCM数字调制增量调制△M差分脉码调制DPCM三.按传输信号的特征模拟通信系统:传送在时间特性上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数字通信系统:传送在时间特性上状态变化为离散可数的消息四.按通信方式不同单工通信:通信双方单方向传递信息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同时双方向传递信息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双方向传递信息但不同时五.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频分复用:不同信号占用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用:不同信号占用不同的时间区间码分复用:用正交的脉冲序列携带不同信

5、号六.按传输媒介类型有线;无线§1.3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一.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有效性:信道一定,系统能够传输信息内容的多少可靠性:系统接收端恢复信息的准确程度二.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给定信道带宽,能容纳最大的通信路数;可用传送信号的有效带宽衡量.可靠性--通信系统接收端的输出信号噪声功率比(SNR,SignalNoiseRatio)三.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R):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码元数。B每个码元传输所占用的时间T为码长,则R=1/T(波特,Baud)。BBB若码元为二进制--RB2,若为M进制—RBM,RB2=RBM·log2M信息传输

6、速率(R):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信息量(bits/s)。bR=R·logM比特/秒bBM2R=R/logM波特BMb2可靠性--错误概率;误码率P=接收的错误码元数/发出的总码元数;B误比特率P=接收的错误比特数/发出的总比特数;b§1.4通信技术发展一.通信发展简史二.主要传输手段的现状和趋势1.电缆通信2.微波中继通信3.光纤通信4.卫星通信5.移动通信参考教材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2黄胜华、徐佩霞,《现代通信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1989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Simo

7、nHaykin,CommunicationSystems,JohnWiley&Sons,Inc.2001第二章信号与噪声通信系统需要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1)信号的特性;(2)系统的特性;(3)信号通过系统传输时,影响信号的噪声特性。·系统:可看作产生信号变换的任何过程·系统传递函数H(ω)和冲击响应h(t)∞−jωtf(t),n(t)fo(t),no(t)H(ω)=∫h(t)edtH(ω)−∞h(t)1∞F(ω),N(ω)Fo(ω),No(ω)h(t)=H(ω)ejωtdω2π∫−∞⑴输入输出信号和噪声具有的特性和表示方式;⑵系统中输入输出信号和噪声之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