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

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

ID:51511506

大小:417.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_第1页
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_第2页
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_第3页
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75—-378.20II地质学刊第35卷第4期doi:10.3969/j.i88n.1674-3636.201I.04.375缅甸联邦MTT金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徐强1’2(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2.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缅甸联邦实皆省MrI-I.金铜矿床位于曼德勒以西约200kin新生代安山岩中,属块状硫化物金铜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有助于在新生代安山岩中发现相同类型的矿床。矿体产在缅甸中部盆地地体之两缘,赋矿地层(即含矿岩系)为陆相安山岩,硫化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状。矿石具块状构造,矿石中主要成矿元素为

2、cu、Au、S;铜矿石品位较高,属富铜矿。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是: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物探异常。关键词:MrI.r金铜矿;中部盆地地体;新生代安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缅甸中图分类号:P618.41;P618.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36(加11)04-0375—040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缅甸中部盆地地体中发现了大型斑岩一黑矿型铜矿——曼德勒以西105km的望濑铜矿田。由于成矿所处火山一次火山条件、火山沉积的海相或陆相环境差异,在望濑铜矿外围又发现了成因上总体类似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金铜矿床——MTT金铜矿床(田)。望濑铜矿属海相火山沉积、而M1Tr金铜矿床则属陆相火山沉积的

3、铜矿床(田),因此重点解剖MrITI’金铜矿形态、产状、规模和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有助于加强这类矿床的成因认识,指导区域上地质找矿工作。1区域成矿背景缅甸MTT金铜矿床(田)位于缅甸若开山脉地体与缅甸中部盆地地体接合部位,两大地体之间由一条近南北向的深大断裂错开(杨云保,2002)。该条大断裂是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作用而形成的,该断裂向北与喜马拉雅碰撞带相连,区域构造上属于喜马拉雅造山带向东再折转向南的延伸(卢映祥等,2009)。区内地层主要出露由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冲击层和砾石层、第三系伊洛瓦底江组砂岩、粉砂岩等磨拉石组合、白垩系灰岩、三叠系砂岩夹灰岩、上古生界(石炭系一二叠系)高原

4、石灰岩、志留系泥质石灰岩、奥陶系泥质石灰岩和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绿片岩、片麻岩等。岩浆岩为白垩纪中期侵入的花岗岩、辉长岩及超基性岩。本区所见火山岩为基性一中性喷出岩。区域构造特征:断裂以北北东向为主,次为近东西向断裂并且后者错断前者;褶皱以东南部复式向斜为主,走向近南北向,离矿区较远。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新生代火山岩紧临北北东向断裂,推测火山岩可能沿该断裂通道而喷出。新生代安山岩、火山岩分布走向近北北东向。矿区位于该火山岩延长线之南部区域(吴良士,2011)。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从新到老分别为:全新世(冲积层);中新世一上新世:伊洛瓦底江组碎屑岩;中新世(灰岩);渐新世(灰岩夹碎屑岩)

5、磨拉石建造;新生代火山岩。矿体产在新生界基性一中性火山岩之中。2.2构造矿区内构造较为发育,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矿区东西两侧有5条近南北向断裂,最长近20km。最短约10kin,均被后期近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断裂所错开。矿区内见走向近东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是区内与成矿有关的构造破碎带,走向近东西,为矿化蚀变构造带,即块状硫化物矿脉带。目前已剥露出来收稿日期:201l—06一02;编辑:陆李萍作者简介:徐强(1966一),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E-mail:xuqian91968@126.tom376地质学刊2011年12月03kmI.........................

6、._J回-圆z圃s囡4口s田6日,田s回。图lMTT矿区地质图1.全新世(冲击层);2.中新世一上新世:伊洛瓦底江组碎屑岩;3.中新世(灰岩);4-渐新世(灰岩夹碎屑岩)磨托石建造;5.(二叠纪侵入)花岗岩;6·火山岩(基性一安山岩,主要为新生代);7一实测断层及推测断层;8一背斜轴;9-矿区范嗣及剖面位置的该矿化蚀变构造带宽约30m,蚀变带呈宽脉状,脉体产状为50/82。。另外,在矿体露头处见有另一组北东东向构造破碎带,破碎带产状为3460/36。。该断裂带内可见揉皱现象,为一压扭性断裂。矿区西南部为一背斜褶皱。轴部以中新统地层为主,两翼可见全新统冲积层。矿区受东西向应力挤压,产生枢纽走向为

7、南北向的背斜褶皱;两组北东向和北西向共轭断裂,也是受该应力的挤压而形成的,该断裂将走向为南北向主断裂(深大断裂)错断。而1二作区内近东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为更次一级的断裂带,也是主要的储矿构造。多层次、多期次交错发育的断裂,形成了良好的成矿条件,岩浆活动是多期次的,伴随着成矿热液沿着主断裂(南北向深大断裂)和次一级断裂(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往上运移,在与东西向断裂交汇处形成铜金矿床。由此可见,矿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