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

ID:51516834

大小:2.70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6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_第1页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_第2页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_第3页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_第4页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6539~.ddgzyckx.2016.01.005卷(Volume)40,期(Number)1,总(SUM)150大地构造与成矿学页(Pages)47-57,2016,2(February,2016)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戴黎明一,李三忠,3,刘泽一,胡梦颖L2,刘连启4,杨彦峰4(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

2、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00)摘要: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大王庄地区的应力场分布状态。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已知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定量分析了大1断层对区域压应力分布的控制性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区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主要基于车镇凹陷大王庄地区精细三维数据体,包括三个主要地层界面及近真实的大1断层产状。据此,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调整边界条件发现,模型在NE.SW向的伸展作用下压性应力场低值区的分布与已知油藏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均围绕大1断层呈斜

3、对称式分布;(2)认为这种油藏斜对称式分布特征应与大1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背景下对油气的沟通、疏导作用密切相关。关键词:车镇凹陷;大l断层;构造应力场;油气成藏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P542;TEl2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6)01-0047-O11的前景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0引言在沉积盆地中,油气的成藏与盆地的构造特征大王北洼陷位于车镇凹陷中部,地处华北克拉和油气运移的驱动力密切相关。其中,断裂及其组通的破坏中心(Lieta1.,2012a,2012b),因此区内断合是沉积盆地中重要的控油构造

4、(戴黎明等,2013),层广泛发育。其中,北东向的大1断层不仅控制了其不但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过程,而且还沟通了盆大王北洼陷的构造演化进程以及沉积、沉降中心的地中生油层和储层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域,为油气迁移(Sueta1.,2010),而且还控制了区域油气藏的的运移、保存提供了有效通道(Hooper,1991;Handle,分布,这说明大1断层的动力学过程很可能为大王1997)。对于油气运移的驱动力,一般认为浮力、水庄鼻状构造带油气的运移及成藏提供了基本的动力动力、异常压力等都能够驱使油气发生运移(Hunt,源。但对于是如何提供的以及断层与油藏

5、分布的关1990;华保钦,1993;Barryeta1.,1998),但无论是哪系,目前还不清楚。由此可见,研究大1断层与已知一种因素,都离不开盆地宏观的构造背景,即,构油气藏分布间的内在联系,对于解释大王庄地区油造应力对油气运移的影响。这是因为油气的初次运源的分布特征以及预测渤海湾盆地中其他凹陷油气移主要取决于石油分子结构和毛管压力的性质,当收稿日期:2013—06—03;改回日期:2013.07.16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72,41190072,41072152)~1]lh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2D

6、Q012)I~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戴黎明(1980一),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及其数值模拟研究。Email:dlming.geo@gmail.com第1期戴黎明等: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55层对称式成藏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大王北洼陷精细块东部中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地格局.海洋地质与第的油源对比发现,大王北油田的原油类型主要来自四纪地质,24(4):45—54.于沙三段(任拥军等,2010),这无疑证明了本文模型刘丽萍.2010.车镇凹陷新生代成盆一成藏构造过程及华的有效性。北克拉通破坏.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

7、论文:34__45.吕延防,孙永河,付晓飞,付广,杨勉,祝彦贺.2005.逆致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为本研断层中天然气运移特征的物理模拟.地质科学,40(4)究提供了可靠的地震数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464-475.时感谢两位审稿专家为本文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宝贵罗群,庞雄奇,姜振学.2005.一种有效追踪油气运移轨的修改建议。迹的新方法: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提出及其应用.地质论评,51(2):156—162.参考文献(References)罗晓容.2003.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天陈践发,沈平,黄保家,张启明.2000

8、.油气组分及同位然气地球科学,l4(5):337—347.素组成特征在莺琼盆地油气二次运移研究中的应用.马寅生,曾庆利,张兴.2002.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应力石油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