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

ID:51550534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3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_第1页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_第2页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_第3页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_第4页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你的学生爱上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因此,想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本文作者通过对数学学习规律的研究,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步入了知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

2、任务。因此,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数学特点来说,是一门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小学生年龄较小,让其在短时间内明白一个道理,单靠老师的硬灌,会感到乏味,甚至望而却步。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用成语、熟语、谚语、谜语、歇后语、故事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诱发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乐于猜谜语。听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等形式组织

3、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四册“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利用在幼儿园里所学的知识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谜底了。然后,教师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故事。这样就很自然的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的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就自然高涨起来。    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后,在练习中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森林里的动物举行运动会。在

4、1000米赛跑中,狐狸得了第6名,心里很不是滋味。过了几天,狐狸碰到了千米赛跑冠军米老鼠,眼珠一转,计上心来。狐狸对米老鼠说:“咱们再比一次,如果你还得第一,我才佩服你!”它们来到长300米,宽200米的长方形操场上,狐狸说:“咱们把操场从中间分开东边的叫东操场,我沿整个操场跑一圈是1000米,你沿东边半个操场跑两圈也是1000米。”米老鼠想了想说:“好吧。”比赛结果是狐狸得第一,米老鼠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我比它跑得快,怎么会输给它呢?”同学们,你们能告诉米老鼠这是为什么吗?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如身临其境,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

5、欲望,他们思考专注、讨论热烈,终于帮米老鼠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原来,米老鼠跑二个半圈是(150+200)×2×2=1400米。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悦耳、悦目、悦情,从而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操作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清晰的表象。感性认识是思维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基石。如果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听这样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学生就很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牢,效果自然也就差。教学时,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摆弄学具,自己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

6、、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就好。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用学具小棒拼成长方体,正方体。本人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让他们合作先摆拼一个正方体,(根据概念,12条相等的棱可拼成一个正方体。)再让他们合作拼一个长方体,(根据概念,长方体有12条棱。)有的同学用8根一样长的,4根一样短的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两个对面是正方体。)如果要拼成一个六个面都是长方体该如何拼。要用4根长的小棒,4根中等长的小棒,还要4根短的小棒,拼成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观察思

7、维推理,不仅使学生明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而且还牢固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方法。   再如在学习比例尺内容时,充分利用社会地图册,启发学生:你想到世界哪个地方去旅游?就量出广州至该地点的图上距离,学生动手量出,利用比例尺知识,求出实际距离。这过程,实际就是知识运用过程,并且学生的兴趣很浓,主动积极,尝到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在动手过程,学生互相讨论,受到群体效应的激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3.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

8、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