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

ID:51561135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3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_第1页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_第2页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_第3页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_第4页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最新时事一、以国耻取乐不可取1、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一群身着侵华日军军服的人,手握“三八大盖”,押解着几位“村妇”,其中的“日军军官”手提军刀坐在三轮摩托车上,“侵华日军”们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2、20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在“中日友好园林”内,建成一座刻有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名字的石碑被立于“日本人公墓”旁。(7月31日新华网)写作应用:1.别拿国耻取乐2.游戏历史要不得时评:莫把国耻作为取乐工具这几天网上的热点事件接连不断,网

2、络信息时代,严肃的,恐怖的,炒作的,花边的……有的看后一笑而过,有的看后若有所悟,等等,各有不同,见怪不怪。而两个事件,亦如在豪华美味的餐厅,硬生生吞下了一只嗡嗡作响的绿头大苍蝇。一是方正“碑剧”。方正是正直的意思,最早出自汉书《晁错传》,见贤不居其上,受禄而不过其量,不以无能而尊显之位,自行若此,方为方正之矣。而黑龙江方正县为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碑,要求商业牌匾必须标注日文。立碑树耻,方正不正。“碑剧”全文一脸阿谀,通篇无“侵略”两字和鬼子恶行。《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作者方军先生说“开拓团是侵华日军的一部分,他们有武装,是准军事化的组织。”更多的网友认为“东北三省又一次沦陷”,“

3、这是忘记国耻放弃尊严!”二是“花姑娘”的“红色旅游”。根据粟裕将军他生前遗愿,其部分骨灰就葬在安徽黄山谭家桥镇谭家桥病。这是一个缅怀先烈之地,却上演了日军寻乐的闹剧。一身侵华日军的打扮,手握“三八大盖”押着“花姑娘”,还一脸的笑容……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为了做红色旅游,让年轻人参与该项目,了解这段历史,教育年轻人”。将血写的历史拿来取乐,将落泪的情感驱赶进市场,将挨打的屈辱噱头化,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茫然无知、麻木不仁、底线突破、舐血的恶搞,是创意,还是拿国耻来取乐,是黄色旅游,更是黑色旅游。扮鬼子寻乐,黑色旅游真凉人心!有一种手握“三八大盖”的“鬼子”押着“花姑娘”,说这是“

4、红色旅游”进行历史教育;有一种立碑树耻,讨好取悦的“碑剧”,说不是处于经济考虑,是为了方便中日后人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胸怀,反省历史、祈愿和平。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闻五义士怒砸耻碑泼漆,抢“花姑娘”的“红色旅游”被叫停,内心稍有欣慰。生活中,取乐和取悦何尝不可,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乐和取悦的背后不是网民的刻意解读,而是期望人性的丑陋和政绩的冲动不要突破良心和良知底线。二、“驱逐拾荒老人下车”与“杭州图书馆面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1、杭州图书馆面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流浪者和乞丐。面对质疑,该馆馆长褚树青这样回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

5、择离开。”2、2011年8月6日,上海一辆82路公交车上,驾驶员和一名男乘客强行驱赶一名拾荒老人下车。事件过程被网友拍下视频并传到网上,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写作应用:1.关心弱势群体(爱心)2.多些包容与理解等3、社会公平正议时评:拾荒老人能不能坐公交车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当然要遵守相关的规则。但这样的规则,除了涉及公共安全问题之外,不应该有任何的“人身”的区分。从公民的权利角度来看,拾荒老人当然可以乘坐公交车,只要他们没有携带违禁物品,只要不是在车厢极度拥挤的状况下,携带大量、超尺寸的行李,都可以乘坐公交车。  发生在上海的这起驱逐拾荒老人下公交车的事件,尽管,只是个别乘客的行为,

6、但也足以显现一个严酷的现实问题,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衡,这种基于身份的歧视,日益抬头。  同样是在上海,此前网络上曾流传过一组照片:几位乘坐地铁的农民工,放着空荡荡的车厢里的位置不坐,而是直接坐在了地铁的地板上。尽管,地铁方面没有如此规定,也没有人直接指责他们,但这些农民工选择坐地板而不是椅子,除了他们内心的良善,更多的,还应该是屡受歧视目光之后的本能回避……  事实上,在时下中国,城乡之别、地区差异,城市人对农村人,大城市对小城市,本地人对外地人,有钱的对没钱的,当官的对老百姓,这种基于“身份”的歧视越来越严重。2009年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

7、意中国网和39健康网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99.1%的受调查者认为“身边存在歧视”,其中26%的人表示“歧视无处不在”。而对于什么歧视最严重的调查,有56.7%的人首选“身份歧视”。  更悲哀的是,官方的许多制度,不仅涉及这种身份的歧视,还用法律或政策的方式,将这种歧视合法化、固定化。比如,沿袭多年的户籍制度,至今未有实质性的松动。比如社会保障领域内的城乡区别,将不同身份的人固定在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内。再比如,许多大城市所推行的限购住房、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