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基本概念.ppt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

ID:51564056

大小:93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3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_第1页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_第2页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_第3页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_第4页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火山岩-基本概念.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岩浆岩的基本常识岩浆作用Magmatism侵入作用Intrusion喷出作用Extrusion侵入岩(Intrusiverocks)喷出岩(Extrusiverocks)岩浆岩(Magmaticrocks):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它与火成岩(Igneousrocks)是同义语地壳深处主要由岩浆岩和变质岩组成,它们又称为结晶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在地壳中冷凝而成的岩石。由于冷却慢、挥发份多,因此矿物结晶程度较好。喷出岩:喷出地表后冷凝和堆积而成的岩石。火山宁静溢流出来的熔岩流经冷凝而成的岩石

2、,称为熔岩。火山强烈喷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堆积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碎屑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火山岩橄榄岩————苦榄岩类金伯类岩类霓霞岩类———霞石岩类碳酸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脉岩类火山碎屑岩类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45%及不含石英为特征,富含FeO、MgO,而K2O、Na2O含量少基性岩:SiO2含量在45—53%之间。σ<3.3%为钙碱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σ>3.3%为碱性岩类: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中性岩:

3、SiO2含量在53—63%之间。σ<3.3%为钙碱性岩:闪长岩—安山岩类Σ=3.3-9为钙碱性-碱性岩:正长岩—粗面岩类σ>9%为过碱性岩:霞石正长岩——响岩类酸性岩:SiO2含量>66%。σ<3.3%为钙碱性;σ>3.3%为碱性岩我国岩浆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熔岩为主,最主要的是玄武岩和安山岩、次火山岩、流纹岩和脉岩类K2O+Na2O的重量百分数之和,称为全碱含量(碱的含量,可用ALK表示)碱性程度(碱度)是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根据里特曼的组合指数σ确定。σ=[(K2O+Na2O)2/(SiO2-43)]×(Wt%)σ越大,碱性越强稀土

4、元素(REE):指原子序数为57-71的元素岩浆岩的产状:指岩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岩浆岩的喷发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火山通道的形态分为:熔透式(面式)、裂隙式、中心式;另一种按近代典型的火山名称分为: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布里尼式和卡特曼式。后者是中心式喷发的进一步划分。火山岩的相划分为: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喷出相(溢流相、爆发相和侵出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岩颈是火山通道被熔岩和火山碎屑物质充填而形成的地质体。熔岩组成的岩颈,自上而下粒度由细变粗,深部出现中粗粒斑状结构;由火山碎屑组成的岩颈,碎屑主要是周围火

5、山岩的碎屑产物,大小悬殊,无分选,多数碎屑呈棱角状,少数有一定磨圆。次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同源但为侵入产状的岩体。它具有火山岩的外貌,但又具有侵入的产状。结晶程度较好,但不发育气孔-杏仁构造。爆发相:由较粗的火山碎屑岩组成,如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角砾质凝灰岩等,是原地堆积的产物。又分为近火山口亚相、中间过渡亚相(通称火山斜坡带,为有利储集带)和远火山口亚相。溢流相:成分从超基性到酸性皆有,以基性为主。呈面式分布,称熔岩流或熔岩被,具清晰的塑性流动构造,如绳状熔岩、块状熔岩。岩流在垂向上自上而下为:自碎角砾熔岩,上部气孔-杏仁状熔岩,中间黑

6、色致密块状熔岩,下部灰红色气孔-杏仁状熔岩。陆相喷发的熔岩,表层常见红色或紫色氧化带。侵出相(火山口相?):火山通道相与粘度大的溢流相之间的过渡产物,堆积火山通道的上部,成分主要为中酸性、碱性。常见扇形节理及流面。喷发沉积相:岩石为火山喷发与正常沉积作用相互掺合的产物。侵入岩的产状:整合侵入体—侵入体的产状基本平行与围岩层理或片理(包括岩盆、岩盖、岩床和岩鞍)岩床:岩浆沿层面贯入,形成厚度稳定、与地层呈整合接触的板状侵入体岩盆:岩浆侵入到岩层之间,形成中心下凹的盆状整合侵入体岩盖(岩盘):是岩浆沿层理侵入,形成底平上凸、中厚边薄、形似蘑

7、菇状的整合侵入体岩鞍:一种产于强烈褶皱区的岩体。不整合侵入体—岩浆切过层理或片理(包括岩墙、岩脉、岩株、岩铸和岩基)岩墙:与围岩层理或片理斜交的板状侵入体岩脉:与围岩层理或片理相交的脉状侵入体,其特点是长度和深度远大与厚度岩株:与围岩接触面较陡,在平面上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不整合侵入体岩基:是侵入岩中最大的一种岩体。平面上呈圆形或不规则状,主要由花岗岩类岩石组成侵入岩的相划分为:浅成相(0-3km)、中深成相(3-10km)和深成相岩盆岩盖岩床岩墙岩基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常见造岩矿物,根据其化学成分的特点,可分为两类:(1)硅铝矿物:S

8、iO2与Al2O3的含量高,不含FeO、MgO,其中包括石英类和长石类及似长石类。这些矿物颜色较浅,又称浅色或淡色矿物。(2)铁镁矿物:FeO、MgO的含量较高,SiO2的含量较低。其中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