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

ID:51618771

大小:2.7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3-26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_第1页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_第2页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_第3页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_第4页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测量郑秀梅、蔡颖第11章 线路测量 11.7线路工程施工测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线路测量第七节线路工程施工测量一、概述1、定义施工测量是将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元素按规定的精度要求准确无误地测设于实地,以保证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俗称“施工放样”。2、施工测量主要任务:(1)研究设计图纸并勘察施工现场。(2)恢复公路中线的位置。(3)测设施工控制桩。(4)复测、加密水准点。(5)路基边坡桩的放样。(6)路面施工放样。路基施工后,应测出路基设计高度,放样出铺筑路面另外,还包括对排水设施、附属设施等工程的放样。主要应放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急流槽、护坡、挡土墙等的位置和开挖或填筑断面线等。3、施工测量的原则施工测量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2、”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根据其自然地理条件和已有的控制同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平面控制,如修建大桥、隧道时,通常建立小三角网或精密导线;铁路线路定测采用附合导线;工业与民用建筑多采用建筑方格网或经纬仪导线作为平面控制,然后根据轴线测设建筑物的各个细部。在高程方面,尽量利用原有的水准基点,并再增设一些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和高程测设的依据。4、施工测量的特点施工测量和测绘工作相反,施工测量是把设计图上的点、线段的长度、角度和高程测设到地面上。施工测量的质量和测设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测量前,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内容,熟悉设计图纸,核对图上主要点的平面坐标,尺寸,角度

3、、高程及其相互间的几何关系,并算出施工测量放样数据,根据工程进度,随时进行施工放样。施工测量所用的仪器、工具,必须进行检验、校正后才能使用。施工工地交通频繁,各种施工机械的震动使测量标志容易遭到破坏或产生位移,要认真注意保护,并随时注意检查核对,以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施工场地各种工程之间干扰较大,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仪器的安全。本章主要介绍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基本方法;施工场地的平整测量。二、施工控制桩的测设线路中线桩在施工中往往要被挖掉或堆埋,为了确保在施工中控制中线位置,需要在不易受施工破坏、便于引测、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测设施工控制桩。1.测设方法(1)平行线法平行线法

4、是在路基以外测设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施工控制桩,如图所示,此法多用于地势平坦、直线段较长的线路(2)延长线法在线路转折处的中线延长线上以及曲线中点QZ至交点JD的延长线上测设施工控制桩,量出控制桩至交点的距离并记录。2.护桩方法施工中,为了确保控制桩位的正确性,在施工前应对线路各主要桩橛(如交点、直线转点、曲线控制点等)设置护桩。(1)交叉护桩1)置仪器于ZD16后,选择两组设护桩的地点。2)后视ZD15,前视护─1,打桩定点,延长到护─2打桩定点,旁边打上指示桩,并测α1角值。3)转镜前视护─3方向,同样定出护─3,护─4,测出α2角值。4)α1、α2角值,一次读到分即可,供以后找桩用,

5、并画好示意图,作好记录。注:一般角值为:60度。每个方向的护桩不少于3个。(2)单向量距护桩法此法系用设有的2-3个护桩来直线定向,并由护桩量至中线控制桩之距离固定控制桩的位置,量距读到毫米,此法不常用,只在护桩较近易量距的地方用。(3)延长直线护桩法用经纬仪将直线向交点外延长,设置护桩,以控制交点及直线位置的方法,JD10即是用延长直线来测设护桩的。三、路基施工放样1.竖曲线放样(1)定义在路线纵坡变更处,考虑到行车的视距要求和行车的平稳,在竖直面内应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竖曲线。路线上有三条相邻的纵坡i1、i2、i3,在i1和i2之间设置凸形竖曲线;在i2和i3之间设置凹形竖

6、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圆曲线。(2)竖曲线测设要素注:由于竖曲线的转角很小,竖曲线上任一点P距切线的纵距(亦称高程改正值)为:式中x为竖曲线上任一点P至竖曲线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Y值在凹形竖曲线中为正号,在凸形竖曲线中为负号。【例】设竖曲线半径R=3000m,相邻坡段的坡度i1=+3.1%,i2=+1.1%,变坡点的里程桩号为K16+770,其高程为396.67m。如果曲线上每隔10m设置一桩,试计算竖曲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解:1.计算竖曲线测设元素L=R(i1—i2)=3000(3.1-1.1)%=60mT===30mE===0.15m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及坡道高程起点桩号K16

7、+(770-30)=K16+740起点高程396.67-303.1%=395.74终点桩号K16+(770+30)=K16+800终点高程396.67+301.1%=397.002.路基边桩的放样路基边桩测设就是把设计路基的边坡线与原地面线相交的点测设出来,在地面上钉设木桩(称为边桩),以此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边坡线与实际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常用的放样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