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

ID:51645148

大小:502.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20-03-27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_第1页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_第2页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_第3页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_第4页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商品和货币本章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它是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剖析,揭示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阐明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以及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全部政治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第一节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一)自然经济的形成自然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展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二)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1.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2.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

2、闭性和保守性经济3.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4.自然经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二、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三、商品经济(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阶层的出现及其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分离第二个条件是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决定条件(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1.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商品在市场上

3、进行买卖,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商品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以及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竞争。2.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商品生产者的内在利益驱动以及外在竞争压力,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在各地寻求最廉价的原材料来源地,寻找最理想的商品销售市场。3.商品经济是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经济商品经济要求商品经济的当事人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独立处理自己商品的权力,这里不存在任何的人身依附关系。第二节商品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

4、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一)、使用价值1、概念:2、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质上看,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是不同的,可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从量上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用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如粮食用斤,衣服用件等。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有没有用取决于物品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自然属性4、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第一,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

5、了满足他人的需要,是社会的使用价值。第二,它供给别人满足需要,不是无代价地奉献或赠与,而是通过交换转移到别人手里。因此,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价值不同的商品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东西。这个相同的东西决定了不同的商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那么,这个相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1只羊=2把斧子;1只羊=10斤谷子劳动产品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三)、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

6、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四)、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二者又是相互矛盾的。无论是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都不可能既占有某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商品交换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商品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7、。1、概念: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自然物质使用价值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二)、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生产商品时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1、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劳动过程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注意记笔记哦!2、区别具体劳动从劳动的特性考察,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从劳动的共性考察,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

8、差别。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作为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