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

ID:51650220

大小:35.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_第1页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_第2页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_第3页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_第4页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 汽车车门内板冲压 成形 工艺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分析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成形工艺分析作者:重庆理工大学陈元芳石军李小平来源:智造网-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idnovo.com.cn该文分析了某轿车车门内板的成形工艺及易产生的缺陷,并据此制定了其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文章通过对拉延成形过程的模拟与分析,得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目的是为类似零件工艺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关键字:[url=/magazine/search.php?searchtype=keywords&keywords=%C6%FB%B3%B5%B3%B5%C3%C5%C

2、4%DA%B0%E5&search=1]汽车车门内板[/url][url=/magazine/search.php?searchtype=keywords&keywords=%B3%E5%D1%B9%B3%C9%D0%CE&search=1]冲压成形[/url][url=/magazine/search.php?searchtype=keywords&keywords=%B9%A4%D2%D5%B7%D6%CE%F6&search=1]工艺分析[/url]--汽车覆盖件具有尺寸大、相对厚度小、形状复

3、杂等特点,决定了在冲压成形中板料变形的复杂性,变形规律不易被掌握,不能定量地对主要工艺参数和模具参数进行计算,在工程实践中还主要运用经验类比来进行冲压工艺设计。一、冲压工艺制定1.零件工艺分析图1所示为某轿车车门内板零件图,材料为St14,料厚0.8mm。从图可以看出,该零件形状复杂,高差较大,局部成形较多,板料的变形不是单纯的拉延成形,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胀形变形,是典型的汽车覆盖件。图1中的a和b处,由于窗框部分进行内工艺补充后,形成了零件的反成形形状,这部分形状的成形一般不能靠外部材料进行补充,

4、只能靠该部分板料的胀形成形来实现,胀形成形深度较深,a和b处大约有20mm左右,且转角部R较小,因此在拉延成形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破裂。在零件的c处,存在大约12mm高的台阶,此部分若在第一次拉延过程中直接成形,则压料面可能有以下两种分法:(1)将c部分作为压边面的一部分,即将分模线分在零件侧壁圆角处,这样由于台阶对板料的进料阻力较大,易导致零件在拉延过程中可能产生破裂;(2)将c部分作为凸模的一部分,即将分模线分在c部分外侧的法兰上,则在拉延过程中该区域的板料是悬空的,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

5、,材料集中收缩到此处,可能导致零件的该部分起皱,甚至有迭料的可能。由上面的工艺分析可知,该覆盖件成形难度大,成形工艺较复杂。图1某轿车车门内板零件图2.工艺方案的制定产品冲压成形工艺的确定过程,就是分析和预测板料在变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消除和防止冲压缺陷,同时考虑制造能力、冲压设备、投资成本等因素。根据本零件的工艺性和本身的结构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车门内板的工艺过程如下:拉延+切角;二次拉延+切边+冲孔;切边+冲孔;侧切+侧冲孔翻孔+冲孔+整形;整形+冲孔。(1)拉延工序

6、工艺方案的制定拉延工序是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关键工序,覆盖件的大部分形状是在此工序形成的,拉延成形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覆盖件质量。该工序一方面将成形出零件的大部分形状,同时在拉延过程中还将对坯料进行切角,减少落料模具,降低成本。结合零件的工艺性,在拉延工序中对零件的某些部分作如下处理:◎在零件的a和b处可采取以下方式来消除破裂:第一方案,增大a和b处的相应模具圆角,以减小材料流动阻力,后工序再对相应部分作整形;第二方案,利用在窗框的适当部位冲切工艺切口的方法,使容易破裂的区域从相邻区域里得到材料补充,从而改

7、善该区域的变形情况,避免破裂的产生。◎在零件的C处,为了避免一次拉延可能产生的缺陷,考虑作二次拉延,从而降低第一次拉延的难度,如图2中的局部视图F所示。拉延工序工艺的制定包括拉深方向的选择、工艺补充和压料面的设计等。选择合理的拉延方向应考虑以下原则:(1)保证能将拉延件的全部空间形状一次拉出来,不产生负角;(2)尽量使拉深深度浅且均匀;(3)保证凸模有良好的接触状态;(4)有利于防止表面缺陷;(5)同时要考虑后工序内容和模具结构。综上所述,结合车门内板本身特点,拉延工序的冲压方向如图2所示。合理的压

8、料面形状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设计原则:(1)压料面的形状应尽量简单;(2)在拉延过程中压料面任一断面的展开长度要小于拉延件内部相应断面的长度;(3)压料面应使成形深度小且各部分深度接近一致。结合本零件的特点,压料面沿零件四周的变化趋势顺延成曲面,如图2所示。在进行工艺补充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尽量简化拉延件结构形状;(2)工艺补充部分尽量小,以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3)对后工序有利原则,如定位、修边等。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本零件的本身特点,工艺补充简图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