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docx

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docx

ID:51654617

大小:16.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docx_第1页
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docx_第2页
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症科重返一线医生抗击肺炎疫情感人事迹  编者按:2月21日,他结束了14天的隔离期。上午9时,收拾好自己简单的个人物品,走出隔离病房,袁海涛直奔自己的工作岗位——重症医学科。——。  袁海涛重返岗位后,参与患者救治。  还记得“哭泣的医生”胡明吗?1月28日,武汉肺科医院ICU外,主任胡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他当场情绪失控、泣不成声。这一画面被本报和众多媒体记录后,久久定格在人们心中。那位让胡明牵挂的好同事、好兄弟就是袁海涛——协和东西湖医院ICU主任。  2月7日,感染新冠肺炎、一度病危插管的袁海涛

2、,经过积极抢救和恢复,痊愈出院。21日,度过隔离期的他重返岗位,再战一线。  “为了拯救生命,我必须冒这个险”第3页共3页  袁海涛今年44岁。1月14日,他所在的院内救治专家组碰到了一个难题: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急,进展为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必须进行气管插管并转运到ICU,但插管就意味着“门户大开”,患者气道内的病毒极易传染他人。  “为了拯救生命,我必须冒这个险。”袁海涛当机立断。在对病人实施插管后,他和同事们将病人转运ICU病房。  袁海涛记得,这一段转运的距离虽然只有600多

3、米,但患者躁动,并试图拔管。转运中,袁海涛防护服里的汗水、雾水,夹着防护服外的雨水,混在一起,流到了他的眼里、嘴里,全身湿透。这是他20多年来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转运。  1月15日晚,袁海涛开始感觉肌肉酸痛、乏力。夜里,他的体温升至39℃。16日,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阴影。17日,袁海涛在本院呼吸内科隔离病区住院接受治疗。  1月28日,袁海涛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当天,医院下达重症知情书,妻子颤抖着手,艰难地签了字。  28日晚10时,袁海涛被转至武汉市肺科医院ICU病房。好友胡明听说后,出现了在

4、镜头前泣不成声的那一幕。  “一起分担,决不再让一个战友倒下”  可喜的是,三天后,袁海涛的体温逐步降了下来。第3页共3页  2月6日,最后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阴性。连续三次检测呈阴性,袁海涛心里高兴极了,立刻通过微信告诉了妻子。  治疗期间,只要呼吸不太困难,袁海涛就通过微信或者电话和科室同事连线,坚持进行远程诊疗。“病好了,我应该回去。回归,对患者、战友应该是最好的鼓励。”  2月7日,袁海涛治愈出院,转回协和东西湖医院进行愈后隔离观察。  2月21日,他结束了14天的隔离期。上午9时,收拾好自

5、己简单的个人物品,走出隔离病房,袁海涛直奔自己的工作岗位——重症医学科。  肺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因此袁海涛进入“红区”查房不能时间太久。出来后,他就坚守在办公室。  更让袁海涛感到欣慰的是,此前他转运、救治的那名重症患者已经顺利拔管,脱离了呼吸机,日渐好转。重返岗位这几天,同事们都让袁海涛早点回去休息,他答应了。但他告诉同事,自己手机24小时开机。“同事们没有休息一天,我要与他们一起分担,决不再让一个战友倒下。”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