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

ID:51663338

大小:158.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_第1页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_第2页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_第3页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_第4页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_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试论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石硕[摘要]面对藏彝走廊地区复杂多样的民族与文化,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部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这是藏彝走廊研究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对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进行了探讨,指出藏彝走廊除“北藏”、“南彝”这一基本格局外,尚需要从文化区的角度来加以区分和认识。本文在综合考虑民族、文化、地理空间三要素的基础上,着重以自称、语言、历史记忆和宗教信仰为标志,将藏彝走廊从整体上划分为七个文化区,即羌(尔玛)文化区、嘉绒文化区、康巴文化区、彝文化区、纳系文化区、雅砻江流域及以东保留“地脚话”的藏

2、族支系文化区和滇西怒江-高黎贡山怒、傈僳、独龙族文化区。本文还分别对各文化区的主要面貌与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与描述。[关键词]藏彝走廊;文化分区;民族文化格局;民族分布格局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0)12—0001—06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藏彝走廊的民族互动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AMZ002)。作者简介:石硕(1957-),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藏学、西南民族史等。四川成都610064[1]藏彝走廊是我国文化多样性最显著

3、的区域之地”,“在‘藏彝走廊’展开多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一。这里民族种类繁多、支系复杂,民族文化具有交流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对于我们从特定地区内突出的多样性、独特性并保留了大量古老文化遗部认识‘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接触历史与现状,存,在我国民族区域格局中极具典型意义和特殊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担当‘文化自觉’的历史[2](P.2)研究价值。使命,也同等重要”。但是随着藏彝走廊研自2003年在成都召开全国首次“藏彝走廊历究的不断深入,一个迫切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这就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以来,藏彝走廊研究日益受是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藏彝走廊内部的民族到中外民族

4、学、人类学界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与文化格局?2008年昆明召开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期间举办由于藏彝走廊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民族种类的“藏彝走彝:文化多样性、族际互动与发展”专题及支系众多且彼此交错而居,给我们从整体上认会议上,有关该地区文化多样性的讨论更是引起识藏彝走廊内部的民族与文化格局带来了较大困①。新难。长期以来,对藏彝走廊内部民族与文化格局了中外民族学、人类学者的广泛兴趣与关注的整体描述始终是一个难点。以往有关这方面的华社的专访报道中也以“多民族和谐共居”作为藏描述或以偏概全,或泛泛而论,难以做到全面、准彝走廊的突出特点,此标题可谓点出了藏彝走

5、廊确而客观地描述。那么,应当如何从宏观上比较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学术精髓及其在当今中国多准确地认识与把握藏彝走廊复杂多样的民族与文民族国家背景下的重要现实意义。化格局呢?笔者认为,要想深入认识藏彝走廊内近年来,民族学人类学界对藏彝走廊地区民部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现象,并且从整体上比较族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陆续产生了一批全面、准确地呈现藏彝走廊内部的地缘文化格局②成系列、成规模的的学术研究成果。恰如“藏彝及其总体文化面貌,首先必须对该区域的民族与走廊”概念的提出者费孝通先生所言:藏彝走廊作文化进行分区研究。为此,本文拟就藏彝走廊内为民族学、民族史和语

6、言学研究的一个“宝贵园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部的民族与文化格局作一些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理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北藏”、“南彝”地对藏彝走廊的文化分区作一尝试性的探讨。理分界线大约在北纬28°至北纬25°之间,确切地说,即是大致从四川的石棉、汉源、九龙、木里到云一、“北藏”、“南彝”的基本格局南的丽江、迪庆一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地理界分区的基础,首先取决于我们对藏彝走廊内线正好处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交接与过渡地部复杂多样的民族与文化之地缘格局的认识。那带。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北藏”、“南彝”的地理么,应当如何

7、进一步认识藏彝走廊这一特殊的历分界线乃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藏彝史-民族走廊区域的民族及文化呢?笔者以为,走廊北部地区之所以形成以藏族为主体的分布格如果我们把“民族”理解为不同的文化群体,那么,局,与其地海拔较高并呈高原性的地理生态环境民族的划分实际上即是最基本的文化分区。尤其有密切的关系。而在藏彝走廊的南部地区,随着是一些比较大的民族系统如不同语支民族之间的海拔高度的降低,不再呈现高原性的地理生态环区分与分布,它们往往也是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和境,因此,这一带遂成为各彝语支民族的分布区把握藏彝走廊文化分区的基本坐标与原则。域。此现象意味着,藏彝

8、走廊中“北藏”、“南彝”从比较大的民族系统来看,藏彝走廊大体可分布格局的形成不仅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联,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