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ID:51664235

大小:19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其中第1题~第20题为单项选择题;第21题~第28题为判断题);非选择题部分(其中第27题~第29题为填空题;第30题~第32题为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上。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并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答题,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

2、题。4.学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和草稿纸上无效。一、单顶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10万年2.右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A.游牧生活B.定居生活C.生活不稳定D.与外地交换食品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

3、①C.②①③D.②③①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挖掘5.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7.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

4、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2处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9.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右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10.吴越争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

5、人。”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12.战国七雄中位处最南面的诸侯国是A.秦国B.齐国C.楚国D.韩国13.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14.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教导人们A.时常复习已学过知识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C.经常不断向他人学习D.学习生活中各种知识15.“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

6、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6.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17.《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上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山买变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18.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

7、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19.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列存在的情况是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20.战国时期,秦国境内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下列有关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江堰是由秦国太守李冰组织发动民众修建的B.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C.都江堰水利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D.都江堰修建在咸阳附近,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二、判断题: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

8、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并且也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2.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