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doc

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doc

ID:51715125

大小:38.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doc_第1页
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doc_第2页
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获取以太网卡的MAC地址【实验目的】1、通过设计获取以太网卡物理地址的程序,初步掌握在应用层访问底层软硬件接口和属性的方法。2、设计一个程序,使得能够获取本机安装的以太网卡的物理地址。3、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使得该程序只能在装有指定地址网卡的微机上运行。【实验性质】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实验条件】装有以胎网卡并配置网络协议的微机【实验导读】1、MAC地址MAC地址是每一个连接到LAN的端口或设备所需要的规范化的数据链路层地址。MAC地址字长6B(注意也有2B的),由IEEE控制。在数据链路层,数据

2、帧传输的寻址是依照网卡地址进行的。网卡地址可以采用局部地址或全局地址,以太网使用6B即48位的全局地址。对于共享型以太网,传输通过广播实现,各个网卡按照自己的物理地址接受属于自己的数据帧。而在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通过逆向学习方式建立动态的MAC地址--端口映射表,根据该表进行数据帧的转发。当映射表中没有相应表项时再广播发送到各个端口。这种传输机制当然要求网卡MAC地址的唯一性。对一些应用程序来说,获取MAC地址有时是必要的。【实验内容】1、Linux编程要点在Linux下编写获取本机网卡地址的程序

3、,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套接口(socket)和IO接口(ioctl)函数来获取网卡信息,需要引用如下文件:#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socket函数的原型是:intsocket(intdomain,inttype,intprotocol);本函数有以下3个输入参数:domain参数:表示所使用的协议

4、族;type参数:表示套接口的类型;protocol参数:表示所使用的协议族中某个特定的协议。如果函数调用成功,套接口的描述符(非负整数)就作为函数的返回值,假如返回值为-1,就表明有错误发生。利用socket函数来获取网卡MAC信息时,domain参数取值AF_INET,表示采用internet协议族;type参数指定为SOCK_DGRAM,表示采用数据报类型套接口,protocol参数在这种组合下只有唯一选择,故用0填充。I/O控制函数ioctl用于对文件进行底层控制,这里的文件包含网卡、终端

5、、磁带机、套接口等软硬件设施,实际的操作来自各个设备自己提供的ioctl接口。ioctl函数的原型如下:intioctl(intd,intrequest,…)这里,参数d取值套接口的描述符,第一个request参数指定通过socket传输的I/O类型。本实验可以取值SIONGIFHWADDR(0x8927),表示取硬件地址。其他取值及其含义详见/usr/includr/linux/sockios.h。其后的request参数用于为实现I/O控制所必须传入或传出的参数。本实验需要用ifr结构传入网卡

6、设备名,并传出6B的MAC地址。关键的程序段如下:#include#includechar*device=”eth0”;//teh0是网卡设备名unsignedcharmacaddr[ETH_ALEN];//ETH_ALEN(6)是MAC地址长度ints=socket(AF_INET,SOCK_DGRAM,0);//建立套接口structifreqreq;interr;strcpy(req.ifr_name,device);//将设备名作

7、为输入参数传入err=ioctl(s,SIOCGIFHWADDR,&req);//执行取MAC地址操作close(s);if(err!=-1){memcpy(addr,req.ifr_hwaddr.sa_data,ETH_ALEN);//取输出的MAC地址for(i=0;i

8、orkAdapterConfiguration的类,定义了获取MAC地址的方法,因此只要构造一个定义为Win32_NetworkAdapterConfiguration的WMI类,从中取出MAC地址的值即可。在C#中管理WMI主要使用ManagementClass类。编写程序过程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1)、命名空间的添加由于System.Management的动态链接库不是C#中默认加载的,所以要添加System.Management的命名空间前要添加System.Managem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