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

ID:51768209

大小:20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5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二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灵璧一中高三化学组王丽洁本卷第9页(共9页)铁及其化合物一、金属铁1、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存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2、化学性质:(1)与O2、Cl2、SBr2I2的反应(2)与酸的反应:非氧化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氧化性酸: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会 ______,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  +  HNO3(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Fe(过量)+  HNO3==  _______

2、_____________ Fe  +  HNO3(浓)                                    (3)与盐溶液的反应(与FeCl3溶液) (4)与水反应(铁在加热至红热时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5)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在水和空气里O2、CO2等共同作用下,铁易被腐蚀。二、铁的化合物1、完成表格对比铁的氧化物化学式FeOFe3O4Fe2O3俗名色态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HClHNO3(稀)HI与还原剂反应(如CO、Al、H2)本卷第9页(共9页)2、完成表格对比铁的氢氧化物化学式Fe(OH)2Fe(

3、OH)3名称颜色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HClHNO3(稀)HI稳定性制备的离子方程式3、二价铁与三价铁1.Fe3+的性质(FeCl3等)(1)水解a.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遇HCO3-、CO32-、AlO2-、ClO-等离子时,水解完全。如Fe3++3HCO3-==_______________c.将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得Fe2O3。(2)较强的氧化性(高价态,氧化性)a.Fe3+的氧化性在金属阳离子中是比较强的,其氧化性:H+

4、+

5、=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FeBr2+Cl2(过量)==_______________FeCl2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4)氧化性:Zn+Fe2+==Fe+Zn2+本卷第9页(共9页)三、离子检验及溶液配制1、离子检验Fe2+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配制FeCl3溶液的配制:将FeCl3固体溶解于,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FeCl2溶液的配制:将FeCl2固体溶解于,再加,最后再加入少量(防止被氧化)【自学练习】1、某FeSO4、Fe2(S

6、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是(  )A.11.2gB.16.8gC.19.6gD.22.4g2、用下列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

7、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制得白色的Fe(OH

8、)2沉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