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

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

ID:51844550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_第1页
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_第2页
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_第3页
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进生活走近数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生活走近数学如何使乏味空洞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数学教学成为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丰富生命之源――捕捉“生活现象”。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们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也只应是生活数学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应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

2、践,灵活处理教材,对课本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还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l~5”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能用5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学生找到前边有一块黑板,有一名教师,两侧有四张标语.黑板上有五张伟人画像,窗台上有五盆花等。再让学生找家中的数学.学生找到:我家有三口人,有一台电视机,两辆自行车,四只羊等,通过学生找生活中的数学,促使学生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理解了数,体会了数学的含义,培养了学生找生活中数学的习惯和数学意识,感知生活中处处

3、有数学,为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打下基础。  2、活化生命之源――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不再枯燥单调。  如: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时,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的大小,两个同学一组做猜数游戏。甲:我想了一个比lO大,比20小的数,你猜是多少

4、?乙:12。甲:不对,小了。乙:比15小吗?甲:对。乙:14。甲:错了,又太大了!乙:对,13……通过这个猜数游戏,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内容,从而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美  吴正宪老师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很多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就是些没有生命的数字、公式、图形。其实,数学也有它独特的美。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数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一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

5、进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教师应热情地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和孩子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实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用媒体展示一台台大吊车.展示美丽、雄伟的杨浦大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神奇与美。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让学生欣赏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美丽图案,还可以在电脑上动手制作美丽

6、的图案。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变化的美,又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体验,既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较之以往,虽已加强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但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心理特征依然难以同步发展。所学知识大部分停留在书本和试卷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仍然显得非常淡薄。基于现状,我们理应在教

7、学中转变观念,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更加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学生直接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教学与实践相联系,与生活相联系。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懂得如何收集和处理来自周围的信息,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5、有效利用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后,可设计算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

8、费;学了“利息”知识后,可设计算算自己或家人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当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住房重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