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doc

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doc

ID:51905080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8

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doc_第1页
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doc_第2页
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最早的相对重力测量是奥地利测量学家施特内克(R.V.Sterneck)于1887年采用动力法的摆仪进行的。此法是用长度不变的摆在两个待测点上观测摆动周期,根据两点的周期差求重力差。从而避免了精确测量摆长的困难。此后,欧洲各国都采用这种摆仪来进行相对重力测量。以后在仪器结构和观测方法上虽作了不少改进,但测定精度只能达到毫伽级,加上摆仪观测既费时又麻烦,所以目前已很少采用。现在普遍采用静力法的弹簧重力仪测定重力差值。国际上对这种仪器研究甚多,发展很快,不论是测定精度还是使用的方便程度都已达到很高水平。一般精度可达几十微伽,甚至几微伽。野外工作时,在一

2、个测站只需几分钟就可观测完毕。为了克服弹性重力仪因弹性疲劳而引起的零点漂移,1968年又出现了超导重力仪。这种重力仪对重力变化具有很高的分辨力,零点漂移极小,所以特别适合于固定台站上的潮汐和非潮汐重力变化观测。  地球表面约有71%的海洋,为了获得全球重力资料,必须进行海洋重力测量。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将重力仪沉入海底进行遥测,这同陆地上的相对重力测量相似;二是将摆仪或重力仪安置在潜水艇或海面船上进行观测。由于测量船的运动,重力观测值受到多种扰动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达到几十伽至几百伽的量级。所以海洋重力测量必须根据这些扰动影响的性质、测量仪器的结构、

3、测量船的大小以及海洋和大气状况等,增设一些附属设备,采取措施,消除扰动影响。  在沙漠、冰川、沼泽、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等交通不便、人迹难到的地区进行重力测量,需采用航空重力测量方法。即将重力仪安置在飞机上测定重力。航空重力测量会受到飞机运动所产生的各种扰动的影响,这些影响的性质和海洋重力测量相似,但其数量级要大得多,因而用于消除扰动影响的附属设备和措施也复杂得多。航空重力测量的结果经过归算至海面后,只代表某一面积内的平均观测值。  重力测量基准 绝对重力值为已知的重力点,可以作为相对重力测量的基准点,由它可以递推出各重力点的绝对重力值。历史上曾经有

4、过两个国际重力基准点:一是维也纳系统,这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会议上通过的;另一是波茨坦系统,这是1909年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会议上通过的。后者一直被世界各国使用至今。波茨坦系统以德国波茨坦大地测量研究所摆仪厅的重力值作为基准,重力值□=981.274±0.003伽。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的绝对重力测量结果表明,波茨坦绝对重力值大了14毫伽左右,所以1971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第15届大会上决定采用1971年国际重力基准网(ISGN-71)。与其相应的波茨坦基准点的新重力值□=981260.1

5、9±0.017毫伽。国际重力基准网除了作为相对重力测量的起始数据外,还用作重力仪格值标定的比较基线。因此它具有较高的精度。  中国从1895年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测定第一个重力值起,到1949年全国总共测定了200多个重力点。其误差约为5~10毫伽。1949年以后,开始用摆仪和重力仪在部分地区进行相对重力测量。为了建立各种用途的相对重力测量基准和为有关学科提供重力资料,1956~195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第一个国家重力控制网,该网由21个基本点和82个一等点组成。1981年又在全国测定了10多个高精度绝对重力点,精度约为±10微伽。1983年起开始

6、重建全国重力基本网,其中基本点约40个,一等点约百余个。测定精度基本点高于±25微伽,一等点高于±40微伽。1984年又和香港、日本、法国进行了重力国际联测。  (宁津生 管泽霖 林鸿初)  上一页  [1] [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