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ID:5190708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5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_第1页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_第2页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_第3页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_第4页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13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继续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3.5亿亩次。为做好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到35%以上,全程承包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二、防控策略以水稻为中心,突出重大病虫、重发区域和致灾关键期,强化分区治理,主推绿色防控技术,注重安全科学用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杜绝使用高毒农药

2、和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品种,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三、防控措施(一)分区防控重点华南稻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注意防控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8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河南中南部单双季稻混栽区和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江淮和黄淮稻区主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瘟病和纹枯病,重视防控稻曲病,兼治局部三化螟。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单季

3、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二化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视防控稻曲病。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控稻瘟病、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控恶苗病、稻曲病和局部稻区条纹叶枯病。(二)主要技术措施8稻飞虱:华南、江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水稻孕穗前注重发挥天敌自然控害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药剂防治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指标为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杂交稻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双季晚稻和单季稻注意压前控后。优先选用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品种,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对

4、茎基部粗水喷雾施药,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江淮、环渤海湾稻区还需注重防治灰飞虱,重点在秧田期、移栽分蘖期控制灰飞虱,预防或减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发生区,应当抓好中晚稻药剂拌(浸)种或秧田防虫网阻隔防护和秧苗带药移栽,必要时在分蘖初期及早防治,预防稻飞虱传播病毒病。稻纵卷叶螟: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主害代,卵期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压低种群数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细水喷雾施药,防治指标为百丛水稻有束叶尖50个。螟虫:因地制宜采取非化学防治措施,春季越冬

5、代螟虫化蛹期及双季稻区早稻收割后翻耕灌水沤田,降低虫源基数;各代蛾期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卵期释放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药剂防治重点在水稻分蘖期和破口抽穗期,防止造成枯心和白穗。防治二化螟,分蘖期在枯鞘株率达到3%时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存量大、当代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防治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稻瘟病:重点落实预防措施,在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叶瘟和穗瘟。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搞好种子消毒,避免过量和过迟施用氮肥。常发区秧

6、苗带药移栽,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施药控制叶瘟,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预防穗瘟。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8纹枯病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蘖末期晒田。药剂防治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30%时施药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采取“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的“治虫防病”策略,在单季稻和晚稻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重点落实“药剂拌(浸)种、集中育秧、防虫网或无纺布防护育秧、早防飞虱、拔除病株”等措施。秧田应远离发病早稻田和玉米田,采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弃用感病秧苗。药剂拌种或浸种

7、,秧苗带药移栽。秧田和本田初期带毒白背飞虱迁入时适时防治。常发区增加移栽密度,预留备用秧苗。及时拔除和处理田间发病植株,减少本地毒源。华南、西南稻飞虱越冬区,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减少冬季和早春毒源。稻曲病:选用抗性品种,避免过量和迟施氮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即破口前7~10天施药预防,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条纹叶枯病:种植抗病品种,适当推迟播栽期,药剂拌种或浸种,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集中育秧,秧苗带药移栽。重点在秧苗期和分蘖期防治灰飞虱,在灰飞虱迁入秧田盛期,当带毒虫量达15~20头/m2时和本田分蘖期带毒灰飞虱成虫

8、和若虫量达到12~15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和抗病毒剂防治。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8(一)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因地制宜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