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

ID:51993473

大小:87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7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1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2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3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4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5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6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7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8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9页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气体和凝聚态》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篇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初步道尔顿葛正权焦耳爱因斯坦卡诺开尔文克劳修斯波义耳麦克斯韦波尔兹曼狄拉克费米昂尼斯玻色德拜吉布斯维恩普朗克篇 序研究热运动的规律及其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研究物质热运动与其它运动形态之间的转化规律一热学的研究对象二 研究方法1.统计物理研究方法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依据每个粒子所遵循的力学规律,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宏观物体的热力学性质优点:深入热现象的本质对其作出理论解释,能够解释决定宏观物理量的微观决定因素,物理过程与物理意义清晰缺点:定量统计,需要理想近似物理模型,因而常带有近似色彩,与实验结果有一定误差2.热力学研究方法由观

2、察和实验总结出热力学定律;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研究宏观物体的热力学性质优点:热力学根据热现象给出普遍、可靠的结果,可用来验证微观理论的正确性缺点:常带有经验或半经验性质,不能从本质上阐述热现象的深刻含义以及宏观测量对微观测量的依赖关系第9章 气体和凝聚态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重点讨论气体和固体的热性质聚集态:无序的分子热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造成的有序运动达到平衡时,所构成的物质稳定结构,称为物质的凝聚态或物态物态分类:气态、液态、固态凝聚态:固态、液态两种物态通常称为凝聚态凝聚态的微观结构分类:晶态、非晶、液晶、超导、超流等离子、超固态、中子态一

3、 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实验结果§9-1范德瓦耳斯方程48.1ºC31.1ºC13ºCAndrews对CO2等温线测量液态区气液共存气态区31.1ºC13ºCCABD比容压强G31.1ºC13ºCCABDGGA段:与理想气体等温线相似,比容随压强减小而增大AB段:比容减小,压强不变,气液共存BD段:比容几乎不变,压强迅速增大,液态不易压缩随着温度升高,气液共存段缩短T=31.1ºC时,出现气液共存的拐点,称为临界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强、临界比容称为临界参数物质处于临界点时,会出现许多特殊现象,如强烈散射光产生的临界乳光现象Pc=73.9105PaTc=3

4、04.19Kρc=468kg/m3二 范德瓦耳斯方程1.理想模型——刚球模型dRrd时,排斥力趋于无限大r>R时,吸引力趋于零2.分子体积(排斥力)引起的修正1mol分子自由运动的实际体积标准状态下Vm=2.2410-2m3/molb1.210-6m3/mol当p=109Pa时Vm=2.2410-6m3/mol考虑分子体积后,气体状态方程修正为3.分子引力引起的修正(1)容器壁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容器壁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引起压强修正(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靠近容器壁的分子,因内部气体引力引起的压强修正为压强修正正比于器壁附近的分子数密度压

5、强修正正比于容器内部的分子数密度上述两类分子数密度正比于容器内部分子数密度n其中考虑分子体积、引力后,气体状态方程为对任意质量的气体系统,考虑分子体积、引力后,气体状态方程(范德瓦耳斯方程)可修正为三 范德瓦耳斯方程等温线31.1ºC13ºCCABDG31.1ºC13ºCA´ABDGB´C31.1ºC13ºCA´ABDGB´C31.1ºC13ºCCABDGAA´段:过饱和气体或过冷气体气体不液化,但只要有凝聚核,则迅速凝结——云室BB´段:过热液体纯净液体不气化,液体在等温减压下继续膨胀,只要有粒子穿越过热液体,会迅速形成小气泡——气泡室A´B´段

6、:实验中不存在四 实际气体的内能1实际气体的内能计算公式实际气体体积从V1膨胀到V2时,势能改变量取V2时分之间的势能为零,即则实际气体的内能为2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实验实际气体节流膨胀时,系统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温度降低——制冷原理例:确定范德瓦耳斯系数a和b与临界参数间的关系解:对1mol气体,范德瓦耳斯方程为在临界状态下联立求解上述方程组可得§9-2气体输运过程平均自由程:两刚性分子相邻两次碰撞质心之间距离的最小平均值平均碰撞频率:单位时间内刚性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一 平均自由程公式碰撞模型:认为一个分子以相对速率与其它静止分子发生弹

7、性碰撞二 热传导热传导: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递过程(不含分子对流)1处理输运过程的一次碰撞假设A气体分子A进入某平衡态系统后,经一次碰撞,其力学参量就与平衡态其它分子力学参量的平均值相同2一维热传导问题xΔS一方面,热传导就是ΔS两侧气体分子交换能量的结果另一方面,热传导规律可由实验确定xΔS(1)热传导问题的微观实质分子对数目由平衡态各向同性假设交换一对分子的能量差由一次碰撞假设,交换一对分子带来的能量差联立求解上述三式负号表能量左传xΔS(2)热传导的实验定律热运动能量热传导系数三 粘性粘力:流动气体(液体),流速不等的各流动层间的内

8、摩擦力(1)粘性问题的微观实质分子对数目由平衡态各向同性假设ΔSvdt交换一对分子的能量差由一次碰撞假设,交换一对分子带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