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

ID:52011536

大小:335.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_第1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_第2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_第3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_第4页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DL_T5268-2012.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Constructiontechniquecodeontechnologyofturning-overformworkandfixingslopeforCFRDDL/T5268-2012主编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2年3月1日前言本规程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8年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要求制定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施工是一项与面板质量、大坝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密切相关

2、的关键项目。近几年开发成功的翻模固坡技术是能够较好地解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问题的方法之一。本规程包括翻模固坡技术采用的翻模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标准、施工安全规定等内容。本规程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规程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规程主要编写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本规程参加编写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常焕生、李岱、张云山、赵宝华、常鑫、钟彦祥

3、、范忠君、张泽明、马龙彪、赵忠文、郑德湘、张军、彭涛、陈茂、王永兴、王明锐、李桂芳、徐铁成、张殿双、徐怀聚、赵臣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孙洪水、许松林、梅锦煜、宗敦峰、吴新琪、楚跃先、汪毅、毛亚杰、杨晓东、魏志远、晏新春、张建华、王琪、孙志禹、孙来成、郭光文、罗维城、杨成文、吴方明、钟彦祥、马如骐、何小雄、康明华、陈光。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1总则1.0.1为了规范翻模固坡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工程成本,

4、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技术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施工安全技术要求。1.0.3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填筑及垫层料上游坡面防护施工。1.0.4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应制订专项技术方案,进行专项设计,制订保证质量、安全和环保的专项措施。1.0.5采用翻模固坡技术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培训,掌握翻模固坡的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1.0.6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

5、动保护法令和卫生标准,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做好职业病的预防,防止发生伤亡事故。1.0.7坝高超过100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翻模固坡技术时,宜在施工之前参考相关设计资料或类似工程经验,在实施翻模固坡技术时预留坝体变形值。1.0.8采用翻模固坡技术,宜在正温条件下进行施工。如需要在负温条件下进行施工,则应采取保温措施。1.0.9采用翻模固坡技术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施工除遵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遵守DL/T5110《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2术语2.0.1翻模turning-ov

6、erformwork1由逐层支立、互相连接的三层模板组成,作为垫层料填筑的上游支挡结构和上游坡面防护砂浆施工用的模板结构。2.0.2楔板wedgeplate在垫层料填筑前临时固定在翻模模板内侧,在垫层料初碾完成后拔出,使模板与垫层料上游坡面之间形成所要求空隙的填充板。2.0.3初碾rollingearly在翻模结构拔出楔板之前对垫层料的碾压。2.0.4终碾rollingfinally在拔出楔板后形成的空隙内灌注固坡砂浆之后进行的碾压。2.0.5锚筋anchor用来承受翻模模板拉筋的荷载,按一定角度和深度锚入已碾压完成的垫层料中的钢筋。2

7、.0.6拉筋lacing其一端与锚筋焊接,另一端(带螺纹)穿过模板,在模板背面用螺帽固定,承受翻模模板侧压力的光面钢筋。3翻模结构设计3.0.1模板、楔板均宜采用钢材制作,模板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3.0.2翻模结构宜由上、中、下三层模板组成。上、下相邻的两层模板之间应可靠连接,并能灵活地微调其相对角度。每块模板与水平方向相邻的模板之间通过“U”形卡等连接件连接。模板通过锚筋、拉筋固定。翻模结构简图见图3.0.2。3.0.3每块模板的长度宜为1200mm,模板的宽度应与每层垫层料的斜长相等。单块模板质量适中,便于装、拆、转运。3.0.4楔

8、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斜度宜为2%~3%。楔板的长度可为模板长度的1/2,宽度宜为模板宽度30mm左右,厚度应等于固坡砂浆的设计厚度。3.0.5锚筋宜采用螺纹钢筋,其各项参数可为:直径18mm,长40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