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

ID:52051862

大小:655.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31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_第1页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_第2页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_第3页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_第4页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催化选择性脱氯制备高纯氯乙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纯氯乙酸制备技术及研究报告人:李福祥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太原理工大学1902一、前言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它已不再是传统定义的精细化工产品,近年世界总消费量在60万吨以上,中国的总消费量也在10~15万吨,是合成染料、农药、医药、香料、油田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等的重要原料。氯乙酸的工业合成方法:三氯乙烯水解法;乙酸催化氯化法:催化剂:醋酐、硫、磷或三氯化磷助催化剂:硫酸、氯磺酸、乙酸锰、乙酸铬及活性炭等氯乙酸的产品纯化方式:结晶法:普通结晶法;苏尔寿的动态熔融结晶法

2、。催化选择性加氢脱氯法氯乙酸的生产方式:间歇式(国内)间歇式氯化、结晶、分离。连续式(国外)连续氯化、催化加氢脱氯、精馏、结片。混合式间歇氯化,连续结晶、结片(国外);间歇氯化、结晶,连续离心分离(国内)。国外混合式代表工艺:1,2-氯化反应器(24M3),3,4,5-冷凝器,6-氯化液贮罐,7,8,9,10,11-物料贮罐,12-冷介质贮罐,13-热介质贮罐,14,15-泵,16,17-冷热介质源,18-立式结晶器(苏尔寿的动态熔融结晶法)图1Niacit公司的氯乙酸工艺流程国内间歇式代表工艺:1,2-氯化反应釜(2~7M3),3-母

3、液贮槽,4-结晶釜,5-吸滤器,6-母液罐,7-冷凝器,8-气液分离器图2国内硫磺法氯乙酸流程国外连续式代表工艺:图3德国赫斯特(HoechstA.G)公司的氯乙酸生产工艺流程国外工艺的特点:乙酸醋酐催化氯化法;单套生产能力大,一般超过万吨;催化加氢脱氯或动态熔融结晶法纯化,原料单耗低,产品质量高;无母液产生;投资大。国内工艺的特点:乙酸硫磺或醋酐催化氯化法;单套生产能力小,一般为500~2500吨;普通结晶法,吸滤或离心纯化,单耗高,产品质量低;有母液产生;投资小。目前氯乙酸生产存在的问题:国外工艺:氯化反应速度慢,设备庞大,投资高(

4、约8000万人民币/万吨);氯化反应物中副产物还较高(2.5~4%wt),加氢成本高;国内工艺:间歇操作,工艺稳定性差,劳动强度大;反应周期长,单套生产能力小;氯化反应物中副产物高(4~8%wt),生产中有母液产生(10~20%wt),原料单耗高;产品质量较低,生产高纯产品难度大。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原因,氯化反应的选择性和反应速度是关键,它们直接关系到氯乙酸生产工艺的经济性和操作的难易程度,如果反应的选择性大于99.5%,则氯乙酸生产工艺就可以去掉后续的纯化工艺,使氯乙酸生产过程大大简化,也即不需要后续的加氢过程,但目前国内外还

5、没有人能突破这一关键瓶颈,因此现有的氯乙酸生产过程都有纯化过程,即通过加氢或结晶的办法得到高纯度氯乙酸。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从分析反应机理入手,建立新的乙酸氯化合成氯乙酸的催化体系,提高氯化反应的选择性和反应速度;制备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加氢脱氯催化剂;设计出更加合理、经济性好的高纯氯乙酸生产新工艺。二、氯化反应乙酸在催化剂(如硫磺、醋酐等)存在下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酸;醋酐催化乙酸氯化法是氯乙酸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氯化反应中醋酐既是催化剂,又是反应物,不产生其它的副产物。生产氯乙酸的主反应:CH3COOH+Cl2ClCH2

6、COOH+HCl生产氯乙酸的副反应:ClCH2COOH+Cl2Cl2CHCOOH+HClCl2CHCOOH+Cl2Cl3CCOOH+HCl不同催化剂体系的成本比较以醋酐为催化剂的氯化反应机理如下:在上述反应式中,HAi=HAC、MCA、HCl、H2SO4等。以硫磺为催化剂的氯化反应机理如下:在反应式中HAi=HAC、MCA、HCl、H2SO4等从以上机理可以看出:除启动阶段外反应过程中实质催化剂均为乙酰氯,再确切的说是乙酰氯的烯醇结构,醋酐均为乙酰氯的引发剂。在这一反应过程中,酸催化下的烯醇互变为控制反应步骤,速度较慢,尽管有自催化作用

7、,一般间歇生产反应周期都在20~40小时,要实现连续化生产反应器要求太大,国外用硫酸作助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应速度,且反应转化率控制在80%左右,但一般副产物二氯乙酸的生成量也在4%,给后序加氢脱氯增加了负担,而且反应设备仍然很大,三级塔式级连反应器的塔径都在5~6米(以一万吨计)。一系列助催化剂对氯化反应的影响:注:AC为乙酸;MCA为氯乙酸;DCA为二氯乙酸。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两种超强酸A(SO42-/MxOY/C)和B(S2O82-/MxOY)对改善氯化反应速度和选择性效果显著;催化剂B的效果最显著,6小时使反应的转化率

8、达到了98%(而无助催化剂时的反应时间一般大于20小时),且选择性很好,氯化液中二氯乙酸的含量小于1.7%(国外报道≥4%),这为下一步实现连续氯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助催化剂B的XRD图:助催化剂A的XR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