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pdf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pdf

ID:52056101

大小:1001.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pdf_第1页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规划与设计建材与装饰2016年4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陈建(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将低碳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节能;太阳能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6)14-0154-02引言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建筑行业是一项能耗比较大的活动,将低碳概念融入到建筑

2、年下降40~45%。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我国低碳住宅今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现有建筑430亿m2,另外设计中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将低碳每年新增建筑16亿耀20亿m2左右。每年新建建筑中,99%以上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设计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m2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和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建筑设计符合低碳要求。源效率措施。据悉,到2020年,中国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至1能源现状及低碳建筑前景少达到1.5万亿元,而在世界

3、范围内,2009年低碳建筑产业将以1.1能源现状60%的速度增长。据美国咨询机构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在根据调查以及全球能源协会的预测可以发现:2007~2030报告中的预测,2013年低碳建筑的产业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年,全球一次性能源的需求量会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从120即906亿~1400亿美元。亿t油当量增长至168亿t油当量,总体增幅达40%。与之相对2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应的是全球一次性能源的衰竭,《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多年,天然气和煤炭

4、则分2.1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传统低碳技术别可以供应65年和155年。尽管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在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低碳节能的效果,传统的做法是对高,但总量上,2008年全球因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中约稻草板、苯板以及稻草砖等节能技术进行利用,实现低能耗低碳有21.84%来自中国。由于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的提高,我围护。这种传荣的低碳节能技术设计对于低碳建筑的发展也是国已成为气候变化问题的焦点。十分有利的,可以有效的实现一定程度下的节能效果。如在一些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如果保持现行政策不变,2030年我国

5、比较寒冷的农村地区,可以运用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对住宅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116.15亿t,比2007年的舒适程度进行提高,改善居住环境,还能够减少空气中的污染增长91.3豫,占这一时期(2007~2030)全球新增量(114亿t)的物排放,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另外,运用这种传统的低碳节能48.6豫。如果按这条路线发展下去,不仅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技术,还能够减少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有效的节约了建筑成本。可持续,也将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2.2探索低碳概念下的新型低碳技术1.2低碳建筑前景当

6、前,现代建筑低碳设计,主要在新型建筑支撑,包括结构选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型、结构材料选用方面开展新型技术的探索。具体而言,建筑围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中国房地产的低碳有两个数据:①每年全护结构主以低碳经济、技术为基础加以突破,全面减小空调冷热世界新建的房屋当中有一半是中国人盖的,建筑是碳排放量最负荷,尽可能降低由于设备空置运转、无效操作造成的能源浪大的行业。②我们建造房屋的过程当中和使用房屋的过程当中,费。例如:浙江宁波建设了我国的第一幢零碳排放节能大楼,主消耗的能源,碳的排放量占总

7、的全社会排放量30~40%。2009年要采用的是能源控制技术,通过阳光、地热、雨水等可再生资源12月,哥本哈根会议在丹麦举行,我国领导人在会议上郑重承实现自给自足的用电、用水,且不会产生任何会污染环境的能源参考文献展———以西宁市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5):1~6.[1]姚南.产城一体理念在山地城市新区规划中的实践-以广元市三江新[4]杜宁.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上海青浦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研究[A].区为例[J].规划师,2012(06):38~42.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

8、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2]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C].2013.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城市规划学刊,2012(5):30~36.[3]赵民,钟睿,吴志城.以“产城融合”为导向,促进新时期的产业社区发收稿日期:2016-3-10·154·2016年4月建材与装饰规划与设计耗费,同时还可以降低建设成本。所以,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