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

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

ID:52060933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_第1页
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_第2页
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_第3页
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海参加国培学习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培提升实践成长——国培学习心得下冶二中常宁宁非常感谢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这次国培学习,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让我外出学习,让我有了一次给自己充电的很好机会。本次培训安排了许多华师大的教授、专家给我们做精彩的报告。各位专家的讲座,不仅阐述了他们对学生以及数学教学的独到见解,也为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听了他们的讲座,我的思想深深地受到了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初衷数学教师,我思考的太少。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自己的教学学生喜欢吗?自己的工作家长满意吗?下面就十天的学习,谈谈我的一些感受:一、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学得快,更要让学生学得乐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宋保

2、平教授的《“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给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深深地感觉:做一个善于动脑筋的教师,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把好奇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动力来自好奇的满足;把自由成长的权利还给学生,创造来自自由的满足;把快乐的权利还给学生,生命的意义来自于爱与快乐。”这几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产生愉悦的心理,让孩子们产生乐学的想法,也就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孩子们减负了,老师也就幸福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另外,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质量,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正如教授所言:“童年不是为成年做准备的,18岁,

3、也是人生的四分之一。”“成绩是需要的,但更需要能力;能力是需要的,但更炫耀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时取得的好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主。一、注重课堂评价来促进有效教学听了教授们精彩的讲座,让我对多元教学、多元评价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多年的教学实践也使我清楚认识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

4、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们要以一切可能的方式,通过课堂,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愿望激发出来,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良好兴趣,对孩子们课堂上学习行为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孩子们在课堂上每一个好奇的行为,都应正确对待,不能用批评的语气、蔑视的眼神、过激的行为扼杀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三、对公开课的反思郭继东教授指出现在的公开课具有以下现状:非正常的虚假形式备课,课堂上形式主义泛滥,现代教学手段轮番上阵,青年教师独领风骚,课后评点缺乏实效性。并结合现状指出了公开课应用的基本思路:首先,教学环节:专题先定→理论跟进→实践尝试→课后评议→

5、成果延伸;其次从教师方面:反思教学,寻找问题→围绕专题,学习研讨→个人自主备课→执教老师上课→个人课后总结→开展课题研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感觉以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学生是否真正需要“小组讨论”?(2)要善于“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究;(3)教师应创设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有效性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钟启泉教授的讲座中有这样一句话:“认真撰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会有大的发展,但认真撰写三年教学反思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名师”给我印象深刻。我们不是圣人,一堂课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

6、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的课堂调控,课堂的生成状况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找出有规律的同时,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有效性。五、在国培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为期十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更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教学研究方向,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这一次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

7、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最后,借用两位教授的话与大家共勉:思维需要深度,课堂需要宽度。有眼界,才会有境界;有思路,才会有出路;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实力,才会有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