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

ID:52089430

大小:129.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22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_第1页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_第2页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_第3页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_第4页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喜欢的名著人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书笔记如何读书,怎样写读书笔记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书籍的引导。可是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许多同学常常感到困惑。为此,我想简单谈一下。一、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书籍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必须有选择,要挑选那些有价值、有益的书籍来读,至于那些平庸无奇的书,低级趣味的书,根本不值得一读。选好书后,就涉及怎样读书了,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有些书思想非常浅薄,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介绍一下阅读名著的方法:(1

2、)、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2)、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收获更多。(3)、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与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大视野。二、怎样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应用文的一种。是指我们在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时把读到的某书、某文的精华部分和段落、重要情节、精辟见解,观点材料,

3、警句词语等进行勾画,摘录要点,或拟提纲,或写出自己的收获体会、感想、质疑等。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呢? 1、评点标画式读书笔记(本法适合自己的书)标画,就是在书上做记号,利用各种符号来标示,以表明重点之所在。评点,是对所阅读的内容加以评点,也就是评注。2、摘抄式读书笔记。26读书笔记摘抄:摘,就是摘要,即摘出书中的要点,也可以用极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理出文章的脉络。抄,就是抄录,自己喜欢的那些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包括警句、格言、成语、典故等都可以抄录下来。3、缩写式读书笔记。就是概括式缩写所读之书的内容重点或总结中心思想等。概括内容要准确,可以插入自己的看法

4、。常见有提要式、提纲式、压缩式等几种。除此之外,还有感想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综合式读书笔记等类型。总之,做笔记时要认真思考,不要一味地抄写,否则,既花费时间,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像蜜蜂采蜜一样,采到花粉后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整理、才能酿成甜美的蜜。写读书笔记时,还要注意(1)持之以恒,养成习惯。(2)格式明确,符号统一。记载的内容要有条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的写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确。一般来说,重要的论点、论据、事实、数字、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色笔;相同的问题应尽量分段;不同的问题之间要空若干行等。(3)先要理解内

5、容,再写读书笔记。(4)要求简明。(5)要分类,将相同的集中在一处,把不同的区分开来。(6)注明时间和出处,便于日后查找,核对。(7)写笔记要便于自己阅读。(8)经常复习笔记。这样可以不断理解,消化所读到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三、怎样写读书心得(读后感)读书之后,因有感触,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体会叫读书心得,也叫读后感,如何写读后感呢?第一,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只有透彻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才能由此领悟出道理,引出自己的见解。"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第二,抓住重点,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读了原文后,得到的感受是多方面的。这就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

6、最值得发表,确有自己见解的感受来写。这样才不至于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者泛泛而论,空洞无物。第三,联系实际,努力开掘。写自己的感受,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就是结合自己生活经历中有体会的有代表意义的东西谈,或者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作比较对照。这样才能使发表的感想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不要把联系实际理解为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末尾加一段表态的话。26读书笔记有人把读后感的写法归纳为四个字:引:或引原文的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议:以所引原文体现出的观点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的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联系有关的种种问题。结:从说明原文给

7、人们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除"结"之外,其余部分的次序是不固定的,可以灵活掌握。26读书笔记读《三国演义》有感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