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pdf

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pdf

ID:52106336

大小:646.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pdf_第1页
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pdf_第2页
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3月■村目黄晦施工技术【文章编号】1673-0038(2013)08—0077—03岩溶极为发育地区明挖车站溶土洞处理施工张延杰(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0)摘要: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在地下车站、房屋建筑、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中日益常见。在岩溶发育强烈地区施工地下连续墙,不仅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是一种考验,更是对施工质量的一种考验。本文针对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地质条件复杂地段进行实践分析,车站住处广花盆地,上部为第四系沉积物,下部基岩是石炭系灰岩,灰岩中溶洞发育强烈,

2、补勘见洞率高达69%,如何保证施工过程中地面不塌陷,开挖不塌孔,以及如何保证成槽质量是一项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关键词:车站;岩溶;连续墙1施工特点(1)利用“一槽两钻”对每幅地下连续墙岩溶情况进行勘察,编制详细的勘察报告,能有效地反映地下连续墙的地质情况,使岩溶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更加明确。(2)摸查岩溶的发育规模,对安全限界范围内的溶(土)洞进行填充式处理。排除其导致坍塌的诱因,使地层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3)岩溶处理填充密实,防止成槽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填充空洞,造成材料损失,墙体突兀。2适用范围岩溶发育强

3、烈、见洞率高、砂层较厚的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3工艺原理采用地下连续墙超前地质钻探对每幅地下连续墙的地质情况尤其是溶(土)洞发育情况进行摸查,并以发现有溶(土)洞的钻孔为中心,向地连墙内外两侧呈梅花型布置探孔,查勘其发育规模,溶(土)洞发育规模若超过地连墙安全限界,则在其限界周边利用袖阀管注双液浆充填,兼做帷幕封闭边界:若其规模未超过安全限界,则注水泥浆。对地连墙安全限界内的部分进行填充式处理,使其形成具备一定承载能力的地层,然后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成槽过程中预备应急泥浆、黄泥+片石,若发生槽内护

4、壁泥浆下沉则立即补充泥浆并回填黄泥+片石,保证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及质量。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一地下连续墙地质超前钻勘察一溶(土)洞注浆处理一效果检查一地下连墙施工。4.2操作要点4.2.1地下连续墙地质超前钻勘察车站地连墙标准槽段长度为5m,每幅墙两个超前钻,超前钻孔径为89mm,孔位间距标准槽为2.5m,钻孔深度以施工图中地连墙设计深度下3m为准。详细记录超前钻地质情况,溶(I土)洞位置、规模等,绘制地质剖面图,编制勘察报告,以作为溶(土)洞处理和地连墙施工的依据。4.2.2

5、溶(土)洞注浆处理(1)溶(土)洞探孔施工地下连续墙超前钻发现有溶(土)洞后,对其周边布置检查孔,摸查溶(土)洞发育规模。检查孔布置按设计要求2mx2m梅花型布置。在已知溶(土)洞钻孔向四周2mx2m梅花型钻孔,若发现溶(土)洞则下管继续向外探查,若未发现则停止探查。在地连墙外3m安全限界边线则不再向外探查只向两侧探查,安全限界边线有溶(土)洞则注双液浆充填兼做帷幕封闭边界,没有溶洞,则不处理,安全限界内部进行单液浆水泥浆充填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选择有溶洞的超前钻孔,在连续墙外侧按2m梅花型布置两排检

6、查孔,如图1所示。图1检查孔布置图②在检查孔外侧同样按2m间距梅花型布置钻孔,此类检查孔作用.a.探出边界位置溶(土)洞,注双液浆封闭3m安全限界溶洞的边界.b.隔断安全限界外溶洞对地连墙的影响,如图2所示。③探明溶(土)洞位置及深度后,随即下注浆管,注浆管深度应进入溶(土)洞底20~30cm。(2)溶(土)洞注浆填充根据钻孔所发现的溶(土)洞的位置,判断其关联性,划分溶(土)洞区域,分区域进行处理。检查孔探明溶(土)洞范围后,绘·77·施工技术口E重玉]田2013年3月边界图2地下连续墙溶(土)洞处理边界

7、孔布置图制溶(土)洞分区的横纵剖面图,并根据剖面图估算其处理所需的工程量。高度大于3m的大体积溶(土)洞则选择使用吹砂夹石+静压化学灌浆的方法;高度小于3m,若其位于地连墙安全边界,则注双液浆,其它安全限界内部的钻孔注水泥浆。注浆顺序以图3为例。注:●有溶仕)嗣。无溶(土】涓图3溶土洞注浆顺序围注浆根据超前钻地质报告所显示的流水方向,选择从低水位向高水位顺序注浆。注浆先注边界孔,先注孔B23—1和B23—3,注浆达到终孔要求后,开注B23—2和823-4,同时内部孔D2—19和T23⋯1T233开始注浆,但

8、内部孔必须滞后于边界孔,防止浆液流窜至安全范围之外,造成损失。注浆孔顺序大致成“V”字形状。注浆速度为:边孔30~70L/min,主孔30~150IJmin。注浆前现场进行浆液拌制试验,量取浆液比重,以便控制施工配比。单液浆配比:水泥:水(质量比)=1:1,每立方水泥浆中水泥和水用量均为756kg;双液浆配制,试验初凝时间为25s,终凝时间为50s。最终配比为:水泥:水:水玻璃(质量比)=1:2.173:0.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