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

ID:52109893

大小:4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_第1页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_第2页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_第3页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_第4页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孔孟》课件7 北京版选修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孟子孔孟论学习教学目标:一、了解作者资料;二、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五、背诵并默写全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岁做事能合于礼,四十岁能辨惑解疑,五十岁能知晓自然规律,六十岁能闻言知意,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这则语录,孔子自述其进德修业的过程,总结了他人生各个阶段所达到的境界。从少年时“有志于学”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生经验也不断攀升至新的高度。孔子以

2、自己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少年时的“有志于学”将为一生成长和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而终身学习,会使人不断提高,终身受益。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这则语录讲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的后果是“罔”,思而不学的后果是“殆”,两种情况对举,从反面证明了“学”与“思”的重要性,指出了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见,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所得。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给他取谥号‘文’呢?”孔子说:“敏捷而好学,不以对下请教为耻,因此给他取谥号为‘文’”。孔子借为

3、学生解释孔文子谥号的机会,阐释了自己对“文”的理解,阐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勤勉好学,不耻下问。从中也可看出孔子本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另外,我们也看到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是非常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的。2021/7/216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不做,这是我自己主动停止的。比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了一筐土,但是我继续干下去,那就是我主动前进的。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眼看就要成功的事,终究不成,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尚书》中有“为山九仞,

4、功亏一篑”句);艰巨的任务虽只刚开了个头,但只要不断前进,终能成功。从中我们可以懂得:学习贵在坚持,不能止步不前;而后退和前进,全在自己,不在他人。孟子说:“大王(这里是指齐王)不聪明不值得奇怪。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聂卫平围棋道场,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再生长的。我能见大王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我怎么能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下围棋作为一种技术,只是一种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就不能学好。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

5、,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但一定比不上那个人。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孟子以“一暴十寒”作比喻,解释了大王“不智”的原因,告诉人们,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又以“学弈”为喻,通过两人学习态度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来教,即使是最好的老师来教,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由此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并强调了学习的效果不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孟子说:“

6、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的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飘杵呢。”《尚书》中有武王伐纣“流血飘杵,赤地千里”的记载,孟子是不相信的。他认为仁人无敌天下,武王是至仁之人,而纣王是至不仁之人,以至仁伐至不仁,不可能出现杀戮无数的血腥场面。虽然这个推断未必符合史实,但孟子的这种质疑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101学而不思则罔(“而”在这里起什么作用?)2敏而好学,不耻下

7、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3.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4.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5.“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11写作特点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12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论语》:事理论证、直接提

8、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思。《孟子》:事实论证(例证法,举例论证)、事理论证两种;逻辑性强,形象性强,富有说服力。13拓展延伸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谈了孔孟学习之道?哪些道理和我们今天提倡的主动学习相一致?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学习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