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

ID:52170962

大小:2.45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3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1页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2页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3页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4页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4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2期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易友根(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三明,365001)摘要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是滇东南地区首次在远离岩体外围田蓬组中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根据矿床地质背景,系统分析了红石岩铅锌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红石岩铅锌铜矿床的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分带,容矿围岩的常量元素数据投影落人到热水沉积岩区域内,微量元素变化规律反映出与现代大洋热水沉积物相似的特点,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特征,总量变化较大,但铅锌铜矿层中的稀土元素

2、总量明显低于围岩,平均为66.16,与产于加拿大沙利文矿山的条带状富电气石热液沉积岩(57.85)相近,由此认为红石岩铅锌铜矿床是在特定的古构造古地理环境内形成的喷流沉积型矿床。关键词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地球化学西畴红石岩喷流沉积型矿床是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液在喷溢出海底的过程中,在喷流口以下的热液通道中通过充填、交代作用,在喷流口以上的海底则通过与冷海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热液中所携带的物质组分分别在热液通道和海底沉淀下来而富集成矿的过程。该类矿床伴有典型的喷流岩,具层控和时控特点,矿体多数呈层状、似层状顺层理贮存于

3、围岩中,形成大型或超大型矿床。如加拿大沙利文铅锌矿床、澳大利亚麦克阿瑟河铅锌矿床口],国内白牛厂银多金属矿、老厂锡多金属矿均属该类型矿床。红石岩铅锌铜矿床是近年来在滇东南地区发现的一大型喷流沉积型矿床。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规律,根据收集矿床样品分析数据,研究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并与类似矿床对比分析,还原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总结成矿规律,为矿床成因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1矿床地质特征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大地构造处于越北古陆的北缘,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老君山穹隆构造[23的北部,文(山)麻(栗坡)断裂带中段北侧(图1

4、)。区内经历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一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幕断陷沉积、褶皱隆升、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①,各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对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造就了区内地质构造复杂。①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矿产总结,2006。收稿日期:2014-02-13作者简介:易友根(1976一),男,工程师,地质矿产勘查专业。第2期易友根:云南西畴红石岩铅锌铜矿床喷流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95图1红石岩矿床地质构造略图‘3]Fig.1GeologicalandteclonoicsketchmapofHongshiy

5、andeposit1一大断裂;2--隐伏同生断层;3一背斜;4一基底岩石;5--燕山期花岗岩;6一矿床;7古陆界线区内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纪田蓬组及中泥盆纪古木组。田蓬组:为一套经区域变质形成的低绿片岩相。地层总厚度大于1000m,未见底,分上下2个岩性段。下段为黑色千枚状炭质板岩,夹条纹状含炭质大理岩,原岩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上段以千枚岩、大理岩为主,夹硅质岩及绿片岩,原岩为碳酸盐岩、细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及喷流沉积岩。地层厚度大于430m,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可分4个岩性带。其中第二、第三岩

6、性带是该区主要的含矿层位,与之对应的是一套基性、酸性“双峰式”火山岩及喷流沉积岩。古木组:为一套深灰色、灰黑色中一厚层状微晶灰岩。滇东南褶皱带在加里东期,受古特提斯洋前奏张裂的影响,以及长期的拉张活动作用,形成了近东西向展布的狭窄海槽。海槽北面及西面为扬子古陆,南为越北古陆。海槽边缘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北东向断裂[4](同生断层),在断陷槽内形成一系列相对隆起与凹陷的区域,红石岩矿床即位于这些区域内断裂斜坡带靠陆棚一侧的次一级断层凹陷内。区内主体构造为香坪山复式背斜和规模较大的F。、F。断裂。矿床位于香坪山复式背斜的

7、东南翼,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较平缓,总体向凹陷槽部倾斜,显示出隆起与凹陷的斜坡地带。囫叼团囫西圃佃96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3卷F。、F;断裂为发育在斜坡地带的同生断层,并控制了次一级凹陷——红石岩含矿凹陷的空间展布,同时也是深部含矿物质进入海底凹陷沉积的通道,从而制约了矿体的空间形态及产状。红石岩铅锌铜矿床贮存在田蓬组上段中,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各岩性带中均见矿层,以第二、第三岩性带中的矿层为主。区内共圈定了隐伏矿层8个,其中主矿层2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且随

8、地层的褶皱而呈波状起伏(图2)。矿层产状较平缓,变化于5。~30。,局部受褶皱影响达50。。主矿层Ⅱ。控制长度大于3350m,宽415~1250m,平均宽680m。矿层厚度7.24~0.65in。Ⅲ1矿层控制长1800m,宽200~736m,平均宽为450In;厚4.80t0.55ITI。矿层中局部出现独立铜矿体或铅锌铜矿体,与铅锌矿体为同体共生。≮二嚣一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