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pdf

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pdf

ID:52201172

大小:1.85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4

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pdf_第1页
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工设计通讯油气勘探第43卷第8期ChemicalEngineeringDesignCommunicationsPetroleumExploration2017年8月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陈学亮(中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辽宁沈阳110316)摘要:针对高凝油特性以及井筒散热损失,应用CMG数值模拟软件的单井模型与现场实际相结合,研究了适合高凝油蒸汽吞吐的注入参数及注采管柱设计。关键词:高凝油;蒸汽吞吐;矿场试验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6490(2017)08-

2、0223-02ExperimentalStudyonSteamPermeabilityMineinHighWater-reservoirChenXue-liangAbstract:Aimingatthecharacteristicsofhighpourpointoilandtheheatlossofwellbore,thesinglewellmodelandCMGnumericalsimulationsoftwareareusedtocombinetheinjectionparametersandthedesign

3、ofinjectionpipestring.Keywords:highpourpointoil;steamstimulation;minetest1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特征3.1.2注采管柱设计沈84-安12块油藏类型为强非均质中渗砂岩油藏,含油层针对高凝油特性以及井筒散热损失,降低环境影响,保34位S3,主力层位为S3及S3,整体埋深-1600~-2300m。储层证施工安全可靠,防止增加后期施工困难,提高施工效率。沉积环境为扇三角洲前缘及平原相沉积,微相类型为分流河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管柱优化设计:11道及河道间沉积,

4、岩性为不等粒砂岩及含砾砂岩,平均孔隙(1)为降低井筒热损失,采取4/2in或3/2高真空隔热油管,度22.5%,泥质含量6.5%,渗透率变化范围大,平均为0.36,隔热油管丝扣抹高温密封脂。2一般在0.15~1.6μm,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相差1400倍,(2)由于高凝油析蜡点和凝固点高的特殊性,隔热油管[1]孔隙结构类型为大孔细喉不均匀型。接箍处不做保温处理,合理利用隔热油管接箍处散热,有利该油藏高凝油含腊量32.6%~40.7%,凝固点45~50℃,密于防止油凝引起的起管负荷大,导致作业困难的问题出现。3度一

5、般为0.84~0.89g/cm,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一般为1~15%。(3)为尽量降低高温对套管影响而保护套管,采用RSK331-温度是影响高凝油黏度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在析蜡点以下时,116热敏封隔器与油套环空注氮气隔热。高凝油表现为非牛顿流体特征;温度升高到溶蜡点以上时,黏(4)考虑降低转采油时出砂、作业风险和对生产时率影度仅与温度有关,高凝油表现出牛顿流体特征。高凝油的凝固响或多轮次注蒸汽需要,采用注采沉砂一体泵。111点随含水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开始阶段随含水率的增加凝固井下管柱结构:3/2in丝堵+3/2in油

6、管+3/2in筛管+注采11点上升,在含水率为70%左右时凝固点达到最高,随后凝固沉砂一体泵+3/2in油管+RSK331-116热敏封隔器+4/2in真空11点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由于乳化水的作用,即使温度在高隔热管+3/2in伸缩管+4/2in真空隔热管到井口。[1]凝油的析蜡点以上,高凝油仍然呈现非牛顿流体特征。3.1.3焖井与转抽2油藏开发状况分析注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每天取样测试上返流体温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作为主力产油区块,经30多年水驱度,计划焖井时间为3~4d。根据井口压力、温度等实际情况3开采

7、,油层总体厚大、小层薄而多、储层非均质性强等致使调整焖井时间。焖井后控制放喷速度,产液量控制在30m/d油藏三大矛盾突出,存在水流优势无效循环通道,注水效率低。以内,压力降至井下作业安全要求时,泵筒下入柱塞复产。地层存水率低,地层压力由13.1MPa下降到目前11MPa左右,3.2试验开展情况及效果分析地层亏空,能量不足;油井含水高,综合含水由67.1%上升到3.2.1产量显著增加目前的94%以上,剩余油开采难度大。试验井2015年9月实施蒸汽吞吐,平均日产液增加15t,因此,有必要开展蒸汽吞吐试验,改善渗透率下降

8、地带平均日产油增加1.4t,并保持稳定10个月以上。表明蒸汽吞吐渗流环境,以期达到改善中渗砂岩高凝油油藏高含水期开发使井底地带污染堵塞程度得到降低和缓解,原油流动性得到效果。改善,有利于剩余油的难采出量的动用。3蒸汽吞吐矿场试验研究3.2.2见效效果不同本次矿场试验选取了静66-562井和静71-561井作为蒸油井位于油藏主体位置,注水开发影响,层间矛盾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