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

ID:52251746

大小:445.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5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_第1页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_第2页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_第3页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_第4页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1期地震地质Vo1.31.No.12009年3月SEISMOLOGYANDGEOLOGYMar.,2009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吕坚’俞言祥汤兰荣高建华卢福水1)江西省地震局,南昌330039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在利用江西省及邻区的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建立该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基础上,以美国西部为参考地区,转换得到了相应的水平向基岩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衰减关系,并与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更加符合该区历史和近代地震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可进一步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损失快速评估等研究。关键

2、词地震加速度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江西省及邻区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09)01—0122—1l0引言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区划等研究工作中,选用合适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速度等)衰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缺少强震记录,中国目前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一般用胡聿贤等(1984)提出的转换方法获得。这种转换方法是利用既有地震烈度资料又有强震记录的地区(参考地区)的烈度衰减关系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经过转换得到只有烈度资料的研究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在转换过程中,中国学者一般都以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地区,研究得到所研究地区的地震动

3、参数衰减关系(霍俊荣等,1992a;汪素云等,2000;俞言祥等,2004,2006;雷建成等,2007),上述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确定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体现不同地区地震动与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江西省及邻区(指江西省及距离省界150km范围内)是中国东部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区,据历史记载共发生过5~5.9级地震34次,6~6.9级地震2次,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在江西省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是俞言祥(2002)给出的中国东部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其对应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由汪素云等(2000)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中给}Jj。通过对

4、江西省及邻区地震破坏资料的研究,我们发现江西省及邻区的地震地表效应比较强烈,往往发生4级或稍强的地震,震中烈度便接近或达到Ⅵ度,发生5级或稍强的地震,震中烈度往往可达到Ⅶ度。而根据中国东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汪素云等,2000),计算得到的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理论值只有V度,5级地震的震中烈度理论值也仅为Ⅵ度或稍强,显[收稿日期]2008—03—20收稿,2008—08—05改回。[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江西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震危险区划关键技术研究”(2006BACI3B01)、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核电厂地震安全问

5、题研究”(200708003)与地震科学联合基金(A07124)共同资助。1期吕坚等:江西省及邻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123然不太符合江西省及邻区低震级高烈度的震害特点。近年来的强震记录也表明,4~5级地震产生的加速度很可能达到或超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规定的0.05g的最低设防标准(胡聿贤,2001;李颖等,2007)。在工程场址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中,地震动衰减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李小军,2006)和中等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与破坏是应当考虑的。为此,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收集了江西省及邻区的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建立了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然后利用Chandra(1979

6、)给出的美国西部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俞言祥等(2002,2004)最新得到的美国西部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采用转换方法(胡聿贤等,1984),最终获得了适合江西省及邻区的水平向基岩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衰减关系。1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利用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拟合烈度衰减关系时,对所选用的资料要求震级和烈度,都是独立测定的,因此只能选用既有仪器测定震级,又有宏观烈度调查资料的地震(中国地震局,1999)。依此原则选取了江西省及邻区(包括江西全省和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的部分地区)26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这些地震的目录如表1所示,部分地震采用M=1.1

7、3M。一1.O8(时振梁,1990)进行震级转换,震级分布统计结果列于表2。考虑到在极震区内的每一点都具有同一震中烈度值,参照汪素云等(2000)的做法,本研究在极震区内不同距离上适当增补一些数据点,这种近场补点只在震中烈度在Ⅶ度以上和最内圈等震线半径>5km的情况下进行。另外,为了体现远场区发震构造影响消失,等震线形状趋于圆形的特点,取有感范围(Ⅲ~IV度)的半径作为远场控制点(汪素云等,1993)。在回归分析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时,采用了椭圆长、短轴联合衰减模型(陈达生等,1989),以保证长、短轴在R=0时烈度相等,而中问距离仍保持长、短轴烈度的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