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

ID:52257239

大小:303.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_第1页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_第2页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_第3页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_第4页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期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83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张进高(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摘要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贮存在寒武系林田组下段钙质碎屑岩中。矿床具明显的层控和热液叠加改造特征,为沉积一热液改造型多金属矿床。该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为我省在寒武系林田组中寻找该类矿床提供新的目标。关键词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景永安丰门坑1区域地质概况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床位于闽西南坳陷带东部次级构造沙县一永安复式向斜的南段、清流一安溪北西向断裂带北西段的西

2、南侧。区内主要分布古生代地层。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分布有小陶岩体和鸡公岩岩体,岩性为含斑或少斑细一中粒钾长花岗岩。区域构造为晚古生代地层组成走向北北东一南北的复式向斜,基底为寒武系。区域性断裂主要有清流一安溪北西向断裂带和永安一漳平南洋南北向断裂带。在复式向斜的核部发育有一系列的推覆与滑脱构造。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仅有寒武系林田组和泥盆系桃子坑组(图1)。林田组:广泛出露在矿区中南部和西北部,可分上、下2段。下段岩性为变质粗一中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及钙质砂岩、钙质粉砂岩,夹炭质泥岩、硅

3、质岩及变质铁泥质粉砂岩,偶夹灰岩透镜体,厚度大于220m;上段岩性为变质中一细粒石英砂岩与变质粉砂岩互层,夹少量千枚状泥岩,厚度大于200m。其中林田组下段是该矿区贮矿层位,容矿岩石主要为变质钙质砂岩、钙质粉砂岩,少量为石灰岩夹层附近形成的矽卡岩。矿体顶、底板岩性均为变质中细粒石英砂岩。岩层走向280。~310。,倾向南西、倾角28。~45。。桃子坑组:仅出露下段,厚度大于120m,分布于矿区中部和东北部。岩性下部为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上部为石英砂岩及粉砂岩。岩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0。~410,与

4、下伏林田组呈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收稿日期:2009—12—28作者简介:张进高(1966一),男,工程师,岩石学专业。84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29卷:圈,圈,圈-囹s田12圈c回-,囫图1福建永安丰门坑矿区多金属矿地质图Fig.1ThegeologicalmapofFengmenkengorefieIdpolymetallicore,Yong.an-Fujian1一第四纪全新世#2一桃子坑组,3一林田组上、下段;4一石英斑岩脉;5一石英脉;6一闪长玢岩脉l7一实测、推测断层及编号;8~

5、地层不整合界线;9一逆(正)断层;10一老硐及编号}11一已施工平硐位置;12一已施工钻孔位置及编号;13一勘探线及编号2.2构造矿区林田组呈向南西倾的单斜构造,桃子坑组不整合于林田组之上,呈向南东倾的单斜。断层以北西一东西向为主,倾向南西或南,倾角70。左右,为逆冲断层,区内断裂为后期热液叠加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空间。F1断层:横亘于矿段中部,总体走向东西,略呈波状,倾向南,倾角70。左右。断层上盘(南盘)为林田组下段,下盘为桃子坑组下段,为逆冲断层。断层两侧地层产状紊乱,岩石破碎,沿断裂充填的石英脉长大

6、于800m,宽10~20m。F。断层:位于矿段中部、F,断层的南侧,走向约300。,倾向南西,倾角30。~40。,为顺层断层。长大于300m,地表破碎带宽0.5~10m。具有碎裂岩化、硅化和褐铁矿化。在该断层与F。断层交汇地段南侧地表有“铁锰帽”露头和古采硐。F3断层:位于矿段北部(出图外),与F。断层大致平行,西北段走向300。,倾向南西,倾角70。;东段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55。。断层长大于560m,宽5~10m。破碎带中圈网●I田园10第2期张迸高: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85见有

7、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等。沿断裂带有石英斑岩脉充填,石英斑岩脉长560m,宽5~20m。2.3围岩蚀变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萤石化、透闪石化、透辉石化、角岩化、绢云母化等。其中角岩化、透闪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主要产于灰岩透镜体和硅灰岩附近,与主矿体或富矿体关系密切。3矿体形态特征矿区共圈定多金属矿体12个,其中有6个(I~Ⅵ号)矿体为多工程控制,其它矿体仅为单工程或双工程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主要贮存于寒武系林田组下段钙质砂岩、粉砂岩中,少量贮存于石灰岩夹层附近的层间破碎带(

8、矽卡岩)中。矿体走向280。~310。,倾向南西、倾角28。~45。,分布标高在623~945m。I~Ⅵ号矿体,沿走向长105~450m,斜深多数在220~370m,厚度1.O~15m。,主要矿体为Ⅲ、Ⅳ号矿体(图2)。Ⅲ矿体:分布在6~7勘探线,矿体长450m,最大斜深370m,厚度最大8.62m,最小1.03m,平均3.39m,沿走向和倾向略有膨大、缩小现象。贮存标高在779.6~945.1m,矿体呈层状、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