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

ID:52272473

大小:347.4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_第1页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_第2页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_第3页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_第4页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4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3期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雷广文(福建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福州,350003)摘要通过对闽东地区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钼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重点剖析了钼矿床的控矿因素,探讨其成因,尝试性总结区内钼成矿模式,为今后在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钼矿床提供找矿思路和借鉴。关键词钼矿床控矿因素成矿模式闽东1区域地质背景该区位于闽浙火山断陷带中部,闽东火山断坳带北段[1],政和一大埔、福安一南靖等北东向断裂带、松溪一宁德北西向断裂带、浦城一永泰嵩口、寿宁一连江南北向断裂带及柘荣一建阳徐市东西向断

2、裂带均贯穿该区[2]。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火山作用强烈,围岩蚀变广泛,浦城一宁德及寿宁一华安成矿(亚)带内,汇集较多的大~中型的钼、铅、锌、金、银等金属矿床。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一晚元古代龙北溪组,晚侏罗世南园组,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等,其中以南园组分布最广,呈基底式展布。龙北溪组是一套低角闪岩相区域变质岩系,岩性主要为变粒岩、石英片岩、角闪片岩、绿泥石片岩等,在区内沿北东向呈岛状点缀。南园组岩性以流纹质一流纹英安质凝灰岩、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为主;石帽山群为一套紫红色粗碎屑沉积一火山喷发岩系。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3、、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等。与成矿最为密切的是燕山晚期酸性、中酸性浅成一超浅成侵入岩。构造形变以脆性断裂为主,主要为北东向,南北、北西、东西向断裂次之以及与火山构造相关的环状断裂(图1)。2地球化学特征区内w、Sn、Mo、Bi高背景区主要分布于中酸性、酸性岩体以及中生代火山岩地层中,其次在地层与侵入岩体接触带。W、Sn、Mo、Bi区域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多数分布在燕山晚期花岗岩区,部分异常形态与岩体形态近似①。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在空间分布上,闽东火山岩区以钼异常为主,部分异常和已知矿床(点)重合。①福建省地质测绘院,1t20万福安幅地球化学图明书(水

4、系沉积物测量),1993。收穑日期:2010—02—04作者简介:雷广文(1969一),男,工程师,矿业权评估师,地质矿产专业。第3期雷广文:闽东地区钼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探讨195-卜1I.........一,。囡z圈,田n同I.....,.......J,:阿习I.........-J图1闽东地区地质略图Fig.1TheschematicgeologicalmapofEastFujian1一全新世;2一早白垩世;3一晚侏罗世,4一晚三叠一中侏罗世;5一晚泥盆~中三叠世l6一前泥盆纪;7一中晚元古代;8一早元古代I9一燕山晚期/早期;10

5、一印支早期/晚期,11一加里东期;12一晚侏罗世次火山岩;13一碱长花岗斑岩/花岗斑岩l14一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15一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16一岩相界线/不整合界线;17一实/推测断层;18~钼矿床/矿点根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区内目前已探明的福安赤路、古田西朝钼矿床均有较强的Mo异常反映。其中福安赤路Mo、Bi、W、Cu组合异常,沿花岗岩与火山岩接触带呈十字形分布,面积20.88km川。异常元素组分以Mo、W、Cu、Bi为主。Mo平均含量22.81×10~,最高208.8×10~;W平均含量15.65×10~,最高110.

6、93X10一;Cu平均含量71.92×10一,最高784.4×10叫≯Bi平均含量为7.0×10一,最高43.1x10~。异常①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福建省福安市赤路矿区钼矿补充详查地质设计,2009。196福建地质GeologyofFujian第29卷浓度分带特征明显,并在赤路、杉洋形成2个明显的套叠浓集中心,赤路浓集中心与赤路钼矿体出露位置吻合。古田西朝Mo异常①,呈北东向不规则带状、分枝状分布,长度8km,宽度0.55~4.5km。Mo异常下限6×10一,异常值一般10x10q~20×10~,最高192×10~。异常分带明显,浓集中心位于

7、西朝村至坝头村南约2km处,面积约4.5km2,异常值20×10-6~192×10_6:浓集中心与钼矿体位置基本吻合。3主矿床地质特征3.1福安赤路钼矿床@矿区位于闽东火山断坳带,宁德一松溪北西向大断裂、福安一南靖北东向大断裂交汇处,早白垩世寿山火山盆地东缘。根据控矿因素及矿体产出空间,分为内带、外带矿,共圈出28个工业钼矿体,其中内带矿体12个,外带矿体16个。内带矿体形态呈似层状、条带状、豆荚状,在燕山晚期第四阶段侵入的中一细粒似斑状花岗岩顶面上20m至顶面下260m的范围内富集,矿化蚀变脉受岩体陡、缓倾角组成的网脉状原生裂隙控制,组合为

8、1~4层平行产出的盲矿体,顶板最大埋深约4601TI。矿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或北,倾角20。~45。。长35~860m,铅直厚1.17~35.59m。矿体形态与花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