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论田黄石的九德.doc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论田黄石的九德.doc

ID:52310566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论田黄石的九德.doc_第1页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论田黄石的九德.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论田黄石的九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玩收藏-博物杂谈之论田黄石的九德.txt心是自己的,干嘛总被别人伤......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敷衍旳青春总昰想太多怨,只怨现实太现实╰⌒﹏为什么在一起要两个人的同意丶而分手只需要一个人 论田黄石的九德(欧阳摩2003.04.25)     田黄石自清代以来,以其温润、细腻、洁净的质地,绚丽多彩的色泽和石纹,赢得广大印人和鉴藏家的喜爱,被誉为“石帝”、“石中之王”。印石何其多也,但无石可出其右。近年将其评为“国石”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在中国宝石协会和国家地矿部联合举办的“中华国石定名”评选中,以全票通过的绝对优势,荣登五种名玉之首,只等国家权威机构批

2、准了。  鉴识田黄石,可以从色泽(以黄金黄、枇杷黄最常见,红田、白田珍罕,桐油地属下品,黑田多粗劣)、石形(多呈自然块状)、石皮(有的田黄有黄、黑等色皮)、格(田黄多有红、黄、无色等特有的格纹)、石纹(有萝卜纹、网状纹、水流纹、棕粒状等多种自然纹路)等方面来鉴识,但更主要的是从质地上来鉴别。章鸿剑《石雅》中说“首德而次符”。就鉴赏玉石而言,“德”是玉石的质地,“符”是玉石的色泽。品评玉石的质地是第一位的,而色泽是第二位的,处于从属地位的。  著名寿山石研究专家石巢、方宗珪等在他们的专著中,都提出田黄有“六德”、“三贱”。“六德”是细、洁、润、腻、温、凝,“三

3、贱”为粗、松、脆,这几乎成为当前寿山石研究界的共识。这些是寿山石界多年来品评鉴赏经验的结晶,其科学性是不可否认的。但细心鉴识品味田黄,似乎又觉得意犹未尽,“六德”尚未全部概括出田黄质地的美德。田黄质地之美不只是“六德”,而可以归纳为“九德”。即:  细:乃粗之反。田黄石的组成分子极为细微,用肉眼或一般的放大镜看不到其组成颗粒,细则匀净,这是一切美玉宝石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结:为松之反。指田黄的组成分子极为紧密。石结是坚实耐用,不易碰伤,雕刻花纹或治印不易模糊,不易崩坏;石结则光泽正、亮、好,石质粗松光泽则黯然不正;石质若细而结,入手则有滑感,反之则粗涩

4、格手。  温:乃凉之反。田黄石埋藏于寿山溪旁的田土里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年,时期可能还有温泉浸泡,入手有温和之感,水坑之石,或其它蕴藏条件较差之石,入手不如田石温和,有的甚至有阴凉之感。  润:为干之反。田黄石因长期受溪水的浸渍,石质很滋润,不干燥,不脆,抚之宜手,刻之不易碎裂剥落。  洁:乃杂之反。即田黄石的组成分子极为纯净,没有什么“虱卵”、“花生糕”、“金砂地”等杂质,看上去非常纯净可爱。  嫩:为老之反。田黄石的上品,如田白、橘皮红、黄金黄等,其质地皆如婴儿之肤,柔嫩可爱。而劣质田黄或其他下等印石,则有老、干之病,观之、抚之则生厌恶之感。  腻:乃枯寡之

5、反。如久泡油中,石质油性好。油性好则石性较稳定,小的碰伤以手抚摩即可愈合。油性差则干寡枯涩,不但欠美感,而且易生裂痕或白点。温润细腻则如玉女之肤,美妙异常。  凝:洁、结而润者即为“凝”乃黯浊之反,呈冻状或半透明。凝之甚者,即为晶莹、全透明。田黄石一般呈微透明或半透明。  灵:为滞涩之反。上品田黄有灵气,有天生宝气,如有生命之光在闪动。但这种光同时又是内敛的、蕴藉的,没有火气,没有夺目炫耀之气,没有浮华虚躁之气,没有市井烟火俗气。这种宝光也就是田黄的灵魂之光了,如与鉴藏者的心灵感会,则更为赏心悦目。  田黄有九德。具八、九德者,为上品田黄,如黄金黄、橘皮红、

6、橘皮黄等;具五至七德者,为中品田黄,如桂花黄、鸡油黄等;四德以下者,为下品田黄,如桐油地、蕃薯黄、肥皂黄等。“九德”也可用于品评其它印石的石质,具六德以上者可谓上品印石;具三至五德者,为中品印石,具一、二德者,为下品印石;一德不具,乃石之最贱者,不入品评之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