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

ID:523187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_第1页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_第2页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_第3页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_第4页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滨水区设计更新模式探析  提要:珠江滨水区的更新对于广州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广州城市景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滨水区更新的多种模式和经验,提出了广州珠江滨水区多层次的更新理念,探讨了内部更新与向外扩张相结合、政府与民营合作的多层次复合更新模式,制定了珠江滨水区的更新策略,构建了“两河一岛四岸”的发展框架。关键词:广州;珠江;滨水区;更新模式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珠江在广州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景观功能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近年来,在标志性、公共性地段的更新活动留下了不少遗憾。因此,需要对其更新进行适当的引

2、导和控制。本文旨在借鉴国内外滨水区更新的经验,探讨广州市珠江滨水区的更新模式、策略等问题。1.探讨珠江滨水区更新模式的现实意义7珠江滨水区在城市景观、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广州城市的历史发展都与珠江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密不可分。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珠江沿岸地区的城市功能,积极进行珠江水滨更新与开发,将是广州市能否长久保持其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地位,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广州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都在大力展开,在这样的形势下,珠江滨水区的更新改造条件业已成熟。2.珠江滨水区多层次的更新理念2.1大珠江理念——区域

3、整体更新思路“大珠江理念”的发展思路以完善珠江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整体空间序列与结构为基础。现状的珠江滨水区只有从白鹅潭到广州大桥段形成良好的一河两岸景观架构,珠江的东段及后航道多为工业、港口和码头用地,空间冷漠而消极。近年来由于城市向南拓展,珠江后航道滨水区的价值更加显著。因此珠江滨水区应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与周边荔湾、越秀、天河、黄埔、海珠、番禺滨水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共同考虑、整体发展。白云区并非水滨,但是“云山珠水”仍是广州山水景观空间联系的重要轴线。2.2文化珠江理念——人文景观特色的挖掘广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珠江前航道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有着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4、的文化遗产,如西关大屋、上下九-北京路骑楼风情街、沙面近代建筑风貌区、南粤公署等体现广州文化底蕴的重要节点,都形成了序列空间的高潮点和转折点。强化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地方传统,体现“云山珠水”的传统风貌特色、“山水城田海”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现代都市形象,以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纹脉。72.3复合珠江理念——多元化功能的整合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重整土地功能,使滨水地区融合城市历史、商业游憩、文化博览生活、商务文化、高校文化、旅游、工业等多元化活动内容,激发珠江滨水区的活力。2.4生态珠江理念——自然生态的回归将滨江绿带与城市面状、点状绿地相结合,以形成系统的城市生态开敞空间结构,

5、滨水区生态建设应强调宏观整体和谐,设计宜与珠江自然形态相依。瀛洲生态公园与万亩果园作为广州珠江后航道的绿肺通过珠江水系、荔湾湖、流花湖、东湖与北面的白云山、越秀山联结成的生态系统,形成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开敞空间,从而更有效地为不同层次的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活动场所。2.5理性珠江理念——管理整体原则珠江滨水区的更新改造必须实行整体统一的管理,设立由规划、水利、环保等多部门组成的管理机构,并由公众广泛参与监督,以确保其高效运行。2.6人本珠江理念——共享性、亲水性和可达性原则以开敞的绿化系统、多样的交通方式把城市的活动引向水边。使珠江水可见、可近、可触,具有可识别性。7广州

6、珠江应充分挖掘沿线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加大对沿江路和滨江路绿化景观建设。并体现广州珠水云山的特色。珠江沿河将水与绿相结合,构成“碧水、绿带、蓝天”的景象。并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及工业布局的调整,结合沿河绿化环境规划,刻画珠江滨水岸线韵律。“以人为本”,沿岸与腹地的规划有机融合,体现珠江可持续发展之路。3.珠江滨水区的更新模式——综合更新模式珠江滨水区的城市功能定位为高效率商务功能、亲水居住功能、连贯的城市景观轴功能、国际性的旅游功能、可持续的生态功能、便捷的交通功能、现代的生产功能,它决定了珠江滨水区在更新与开发中所要采取综合更新的模式。珠江滨水区的综合更新模式是内部更新与向外

7、扩张开发相结合的公私合作的多层次复合更新。从空间调整的角度来看,珠江前航道石井到黄埔港之间的滨水区用地性质需作重大调整,根据珠江滨水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历史发展轨迹,自西向东把珠江前航道北岸进行功能分区:近代历史风貌、商业游憩、文化博览生活、商务文化旅游高校文体景观风貌五个区;南岸分为:传统休闲生活、现代高层住宅、旅游观光和水陆门户四个区。而珠江后航道北岸的沿工业大道的工业区及船舶修理厂等用地需外迁并调整为房地产开发用地。7从运作模式来看,珠江滨水区更新的主要模式是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统筹滨水区更新,由规划部门牵头,包括交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